《强化数据资产管理:构建数字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一、引言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组织乃至国家的重要战略资产,财政部出台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旨在规范和引导各主体对数据资产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挖掘数据资产的巨大价值,提升整体竞争力并应对日益复杂的数字环境挑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数据资产的内涵与重要性
(一)内涵
数据资产是指由企业或组织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数据资源,它具有可识别性、可计量性、可存储性等特征,数据资产涵盖了从企业运营数据,如销售数据、财务数据,到用户行为数据、市场调研数据等多个维度。
(二)重要性
1、决策支持
精准的数据资产分析能够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分析市场趋势数据和用户需求数据,企业可以确定产品研发方向、市场拓展策略等,避免盲目决策带来的风险。
2、提升运营效率
企业内部的数据资产,如生产流程数据、供应链数据等的有效管理,可以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以一家制造业企业为例,通过对生产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提前预测设备故障,安排维修,减少停机时间。
3、创新驱动
数据资产是创新的源泉,在金融领域,对海量用户的消费数据、信用数据进行挖掘,可以开发出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个性化的消费信贷产品等。
三、数据资产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数据来源广泛,数据录入标准不一致等原因导致数据存在错误、缺失、重复等质量问题,低质量的数据资产无法为企业提供准确的决策支持,甚至可能误导决策。
(二)数据安全风险
随着数据泄露事件的频发,数据资产的安全保护面临严峻挑战,黑客攻击、内部人员违规操作等都可能导致数据资产的泄露、篡改,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数据资产的估值与计量困难
与传统资产不同,数据资产的价值难以准确衡量,其价值受到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缺乏统一的估值和计量标准,阻碍了数据资产的交易和有效配置。
四、依据指导意见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策略
(一)完善数据治理体系
1、建立数据标准
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编码规则、数据定义等标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在一个集团企业内部,各子公司应遵循统一的财务数据标准,以便进行合并报表和财务分析。
2、数据质量管理
建立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数据资产进行质量检查和清洗,对数据质量问题进行溯源,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元数据管理
通过元数据管理,记录数据资产的来源、结构、用途等信息,提高数据资产的可理解性和可管理性。
(二)强化数据安全管理
1、技术手段保障
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保障数据资产的安全性,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设置严格的用户访问权限。
2、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数据资产分类分级制度、数据安全审计制度等,明确数据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加强对内部人员的安全培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探索数据资产的估值与计量方法
1、成本法
考虑数据资产的获取成本、处理成本等因素来确定其价值,对于企业通过市场调研获取的数据资产,可以将调研费用、数据整理费用等作为成本来估值。
2、收益法
根据数据资产未来可能带来的收益进行估值,预测一款基于用户数据开发的新应用的未来收益,以此确定相关数据资产的价值。
3、市场法
参考市场上类似数据资产的交易价格来确定价值,当数据资产交易市场逐渐成熟时,市场法将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四)促进数据资产的流通与共享
1、建立数据交易平台
为数据资产的交易提供规范的场所,明确交易规则、数据产权界定等内容,通过数据交易平台,数据供应方和需求方可以进行高效的对接。
2、企业间数据共享机制
在合法合规和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鼓励企业间进行数据共享,上下游企业之间共享供应链数据,可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效率。
五、结论
财政部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为各主体的数据资产管理提供了方向,在数字时代,有效管理数据资产将成为企业和组织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通过不断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强化安全管理、探索估值计量方法以及促进流通共享,各主体能够充分挖掘数据资产的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数字经济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