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数据仓库的特征》
一、面向主题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按照主题进行组织的,这与传统的操作型数据库有着显著区别,在一个零售企业的数据仓库中,可能会有“销售主题”“库存主题”“顾客主题”等。
对于“销售主题”,它会整合与销售相关的各种数据,包括销售订单的详细信息(如订单日期、销售渠道、产品种类、销售量、销售额等)、销售人员的信息(如销售区域、业绩指标等)以及促销活动对销售的影响等数据,这种面向主题的组织方式使得数据仓库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当企业管理者想要分析销售业绩下滑的原因时,他们可以直接从“销售主题”下的数据进行挖掘,而无需在分散于各个业务系统(如订单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的数据中进行查找和拼凑。
二、集成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数据来源广泛
数据仓库的数据来源于多个不同的数据源,这些数据源可能包括企业内部的各种业务系统,如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等,还可能包括外部数据源,如市场调研数据、行业统计数据等。
一家制造企业的数据仓库,其生产数据可能来自于生产管理系统,销售数据来自于销售系统,而原材料价格数据可能从外部的市场数据提供商获取,这些不同来源的数据在格式、编码规则、语义等方面往往存在差异。
2、数据清洗与转换
为了将这些差异巨大的数据整合到数据仓库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清洗和转换工作,数据清洗包括去除重复数据、纠正错误数据、填充缺失数据等操作,在不同业务系统中可能对客户性别有不同的编码方式(有的用“M”和“F”,有的用“1”和“0”),在集成到数据仓库时就需要统一转换为一种标准的编码方式。
数据转换则涉及到数据的标准化、归一化等操作,将不同业务系统中的货币数据统一转换为一种货币单位,将不同时间格式的数据统一转换为数据仓库规定的时间格式,通过集成这些数据,数据仓库能够提供企业完整的、一致的数据视图,为企业的全面分析和决策提供基础。
三、时变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历史数据保存
数据仓库不仅包含当前的数据,还会保存大量的历史数据,这对于企业分析趋势、发现模式等非常重要,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仓库中保存了多年来用户的访问记录、消费记录等历史数据,通过分析这些历史数据,可以发现用户行为的长期变化趋势,如用户在不同季节、不同年份的消费偏好变化。
2、定期更新
数据仓库的数据需要定期更新,以反映企业业务的最新状态,更新的频率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而定,可能是每天、每周、每月等,对于一家电商企业,每天的订单数据、库存数据等都需要及时更新到数据仓库中,以便企业能够及时了解销售情况和库存水平,做出合理的补货和营销策略调整,数据仓库的时变性还体现在数据的时间维度上的分析能力,它可以支持按不同的时间粒度(如日、周、月、年等)进行数据的汇总、分析和挖掘。
四、非易失性
1、数据稳定存储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一旦被存储,就不会轻易被修改或删除,这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与操作型数据库不同,操作型数据库中的数据会随着业务的进行不断地被更新(如库存的增减、订单状态的改变等),而数据仓库主要是用于分析目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企业在进行年度销售数据分析时,如果数据仓库中的销售数据可以被随意修改,那么分析结果将失去可靠性,数据仓库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数据存储环境,使得企业可以基于这些稳定的数据进行长期的、深入的分析和决策。
2、数据备份与恢复
为了防止数据丢失,数据仓库通常会有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这包括定期的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等,在遇到硬件故障、软件错误或人为误操作等情况时,可以通过备份数据进行恢复,确保数据仓库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数据仓库的面向主题、集成性、时变性和非易失性等特征,使其成为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构建和利用数据仓库,企业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决策的科学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