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清洗:挖掘数据价值的重要前置步骤》
一、数据清洗的定义
数据清洗是指发现并纠正数据文件中可识别的错误的最后一道程序,包括检查数据一致性,处理无效值和缺失值等,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来源广泛,如传感器、调查问卷、网络爬虫等,但原始数据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未经雕琢的璞玉,需要进行数据清洗才能成为有价值的“宝石”。
从本质上讲,数据清洗是一种提高数据质量的过程,低质量的数据可能包含错误信息、重复记录、不完整的字段或者不符合逻辑的数据关系,在一个销售数据集中,如果记录了客户的年龄为负数或者某个订单的金额为异常高的数值(可能是数据录入错误),这些“脏数据”会干扰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的准确性,数据清洗通过识别和修正这些问题,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有效性,使得数据能够真实地反映所描述的对象或现象。
二、数据清洗的常见流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数据集成
- 当数据来源于多个不同的数据源时,如不同部门的数据库或者不同格式的文件,首先需要将这些数据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存储环境中,这可能涉及到数据的抽取、转换和加载(ETL)过程,一个企业可能有销售部门的销售数据存储在SQL Server数据库中,市场部门的市场调研数据以Excel文件形式存在,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数据在另一个关系型数据库中,在数据集成阶段,需要将这些不同来源的数据抽取出来,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转换(如统一数据类型、编码格式等),然后加载到一个数据仓库或者数据湖中。
-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数据语义不一致的问题,不同数据源中对“客户类型”的定义可能不同,一个数据源中用“1”表示企业客户,“2”表示个人客户,而另一个数据源中可能用“A”和“B”分别表示,这就需要建立映射关系来解决语义冲突。
2、缺失值处理
- 原始数据中常常存在某些字段缺少值的情况,处理缺失值的方法有多种,一种是删除包含缺失值的记录,但这种方法在数据量较小或者缺失值占比较大时可能会导致信息丢失过多,如果在一个包含100条记录的小型客户信息数据集中,有30条记录的“联系方式”字段缺失,直接删除这30条记录可能会使后续的客户关系管理分析失去很多潜在的有用信息。
- 另一种方法是填充缺失值,填充的方式可以是用统计量填充,如用均值填充数值型字段的缺失值,用众数填充分类型字段的缺失值,对于员工工资数据集中的缺失值,如果工资数据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可以用该列工资的均值来填充缺失值;对于员工性别字段的缺失值,可以用众数(如男性或女性中占比最多的性别)来填充,还可以根据其他相关变量进行预测填充,例如根据员工的职位、工作年限等变量建立回归模型来预测工资字段的缺失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异常值处理
- 异常值是指明显偏离其他数据点的数据,识别异常值可以通过统计方法,如计算数据的标准差,将超出一定标准差范围的数据视为异常值,在学生成绩数据集中,如果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在60 - 100分之间,而有个别学生的成绩为20分,这个20分可能就是异常值。
- 对于异常值的处理要谨慎,有些异常值可能是数据录入错误,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修正,但有些异常值可能是真实的特殊情况,如在销售数据中,偶尔会出现一笔非常大的订单,这可能是企业接到了一个大型项目的订单,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单独分析异常值或者对其进行数据转换(如对数转换),使其对整体数据分析的影响降低。
4、重复数据处理
- 在数据集中可能存在完全相同或者非常相似的重复记录,这些重复数据会增加数据量,影响数据分析的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在客户订单数据中,如果由于系统故障或者人为操作失误,同一笔订单被多次记录,会导致销售额统计偏高。
- 处理重复数据可以通过比较数据记录的关键字段(如订单编号、客户ID等)来识别重复记录,然后选择保留其中一条记录或者对重复记录进行合并,如果是完全相同的记录,可以直接删除多余的记录;如果是部分字段不同的相似记录,可以根据业务规则进行合并,如将同一客户不同时间下的相同产品订单合并为一个订单,并更新订单数量和总金额等字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
- 不同的数据源可能使用不同的度量单位或者数据格式,在一个关于产品尺寸的数据集里,有的记录使用厘米为单位,有的使用英寸,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将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
- 对于数值型数据,可以进行标准化处理,如将数据转换为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形式,对于分类型数据,可以进行编码规范化,如将字符串类型的分类变量转换为数值型编码(如将“男”“女”编码为0和1),以便于机器学习算法等的处理。
通过以上数据清洗的流程,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挖掘和决策支持等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从而更好地从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