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废钢资源化利用率:破解当前困境的关键举措》
一、废钢资源化利用率较低的原因
(一)回收体系不完善
1、回收网络分散
我国废钢回收企业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且布局分散,小型回收站点往往缺乏规范的管理和先进的回收技术,在废钢收集过程中,存在着回收范围有限、回收效率低下的问题,在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废钢回收渠道不畅通,很多废旧钢铁制品被闲置或随意丢弃,无法有效地进入回收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回收环节不规范
在回收过程中,存在分类不细致的情况,废钢与其他废旧金属、杂质混合在一起,增加了后续处理的难度,部分回收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存在压价收购、恶意竞争等行为,这不仅损害了废品回收者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废钢回收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加工处理技术受限
1、预处理技术不足
废钢在进入再利用环节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如去除油污、铁锈等杂质,目前我国部分废钢加工企业的预处理技术较为落后,无法高效、彻底地清除杂质,这导致在炼钢过程中,杂质会影响钢的质量,限制了废钢的添加比例。
2、深加工能力欠缺
对于一些特殊的废钢制品,如废旧汽车、废旧机械设备中的复杂结构废钢,缺乏有效的深加工技术,难以将这些废钢拆解、加工成符合炼钢要求的优质炉料,从而降低了这部分废钢的资源化利用率。
(三)市场因素的制约
1、价格波动频繁
废钢的市场价格波动较为频繁,受到国际铁矿石价格、钢材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废钢价格过高时,炼钢企业为了控制成本,会减少废钢的使用量,转而增加铁矿石等其他原料的投入;当废钢价格过低时,回收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回收积极性受挫,导致废钢的回收量减少。
2、质量标准不统一
不同的炼钢企业对废钢质量的要求存在差异,而且行业内缺乏统一的、严格的质量标准,这使得废钢在市场流通中面临诸多障碍,回收企业难以准确把握生产符合要求的废钢产品,导致部分废钢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四)政策支持与监管不足
1、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与其他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相比,废钢回收利用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相对薄弱,这使得废钢回收企业在技术研发、设备更新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难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2、监管存在漏洞
在废钢回收、加工和利用的整个产业链中,监管存在一定的漏洞,部分非法回收、加工废钢的小作坊屡禁不止,这些小作坊往往采用简陋的设备和不环保的工艺,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二、提高废钢资源化利用率的对策
(一)完善回收体系
1、整合回收网络
政府应引导和支持大型废钢回收企业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整合分散的小型回收站点,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广泛的废钢回收网络,可以建立以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农村和郊区的回收体系,提高废钢的收集效率。
2、规范回收环节
制定严格的废钢回收分类标准,加强对回收企业的监管,确保废钢在回收过程中能够得到准确分类,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提高废品回收者的积极性。
(二)提升加工处理技术
1、加强预处理技术研发
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对废钢预处理技术的研发投入,开发高效、环保的除杂技术,可以研究利用生物方法去除废钢表面的油污,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彻底清除铁锈等杂质。
2、提高深加工能力
针对特殊废钢制品的深加工需求,引进和研发先进的拆解、加工设备和技术,如开发智能化的废旧汽车拆解生产线,提高废旧机械设备中废钢的回收率和加工质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应对市场因素
1、稳定价格机制
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建立废钢价格稳定机制,设立废钢价格调节基金,当市场价格波动过大时,通过基金的收储和投放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稳定废钢价格。
2、统一质量标准
行业协会应牵头制定统一的废钢质量标准,并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和推广,这样可以减少废钢在市场流通中的障碍,提高废钢的利用率。
(四)强化政策支持与监管
1、加大政策扶持
政府应加大对废钢回收利用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在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对采用先进技术的废钢回收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对新建的废钢加工项目给予财政补贴。
2、加强监管执法
加强对废钢产业链的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回收、加工废钢的行为,建立健全环保、质量等多方面的监管体系,确保废钢回收利用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废钢资源化利用率较低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需要从回收体系、加工技术、市场因素和政策监管等多个维度采取措施,才能有效地提高废钢的资源化利用率,实现废钢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我国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