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申请表的填写说明与相关要点》
规范性文件在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其合法性、合理性与合规性,进行合法性审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申请表则是开启这一审查流程的关键文书,下面将详细阐述如何填写这一申请表以及相关的要点内容。
申请表的基本信息填写
1、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如果是个人申请,填写申请人的真实姓名;如果是单位申请,填写单位的全称,准确填写名称有助于审查机关明确主体身份,方便后续的沟通与信息反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联系方式:包括申请人的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等,联系电话要确保能够及时接听,电子邮箱要经常查看,以便接收审查机关关于审查进展情况的通知、补充材料要求等信息。
2、规范性文件相关信息
文件名称:精确填写需要审查的规范性文件的全称,包括发文机关名称、文件标题中的年份、文件编号等,[发文机关名称]具体事项]的通知([年份]第[X]号)”,这有助于审查机关快速定位到目标文件。
文件发布机关:明确该规范性文件的发布主体,这对于审查机关判断文件的制定权限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申请审查的理由阐述
1、合法性依据方面
法律法规冲突:详细指出规范性文件可能与哪些上位法存在冲突,如果某规范性文件规定了对某种行为的行政处罚幅度超出了上位法的规定范围,应明确指出上位法的名称、具体条款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如上位法规定对某类轻微违法行为的罚款上限为500元,而该规范性文件却设定为1000元,这就存在明显的合法性问题。
法定程序缺失:阐述该规范性文件在制定过程中可能未遵循法定程序的情况,按照相关规定,涉及公众重大利益的规范性文件在发布前应当进行听证程序,但该文件却未进行听证,需要说明法定程序的依据来源,如具体的法律法规条文规定了该程序的必要性,以及文件实际操作与法定程序要求的不符之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合理性考量
不合理的内容规定:分析规范性文件中内容规定不合理的地方,某规范性文件规定所有企业不论规模大小、经营状况如何,都必须按照统一的高标准缴纳某项费用,这种“一刀切”的规定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多样性和实际承受能力,缺乏合理性,要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说明这种不合理规定可能对相关主体权益造成的损害。
与政策导向不符:如果规范性文件与国家或地方的政策导向存在背离情况,也应在申请中指出,在当前大力倡导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政策环境下,某规范性文件却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给予过度的扶持政策,这与整体的政策走向相违背,需要说明相关政策的具体内容以及文件与之相悖的表现。
对审查结果的期望与说明
1、期望的审查结果
- 申请人可以明确表达希望审查机关对规范性文件作出的处理结果,希望审查机关认定该文件无效并予以撤销;或者希望审查机关责令文件发布机关对存在问题的条款进行修改完善等。
2、审查结果的影响说明
- 阐述审查结果对申请人自身或者相关群体权益的影响,如果申请人是企业,某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问题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成本和市场竞争力,那么应详细说明如果审查结果符合期望,企业将如何调整经营策略,对市场环境又将产生怎样积极的影响等,如果是涉及公众利益的规范性文件,如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规定,说明审查结果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提交的证据材料清单
1、法律法规依据材料
- 列出为支持申请审查理由而提供的法律法规条文复印件等材料,如果指出规范性文件与《行政处罚法》存在冲突,应附上《行政处罚法》中相关条款的复印件,并标注出重点内容。
2、事实依据材料
- 包括能够证明规范性文件不合理或程序不合法的相关事实材料,如企业经营数据报表(如果是涉及企业负担不合理的情况)、公众意见收集记录(如果是关于未履行听证程序的情况)等,这些材料能够增强申请审查的说服力,使审查机关能够更全面、客观地进行审查。
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申请表的填写需要申请人全面、细致地阐述相关情况,提供充分的证据材料,以促使审查机关准确、公正地进行审查,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和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