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学校师生体检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总则
1、为加强学校师生体检数据的安全管理,保护师生个人隐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参与学校师生体检工作的所有部门、人员以及与体检数据相关的信息系统和存储介质等。
体检数据的定义与分类
1、定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学校师生体检数据是指在学校组织的师生健康体检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师生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班级/部门等)、体检指标(如身高、体重、血压、血常规、尿常规等各项生理指标)、体检结论(如健康、亚健康、疾病诊断等)等相关数据。
2、分类
个人基本信息类:主要包含识别师生个体身份的关键信息,是体检数据的基础部分。
健康指标类:涵盖各类生理检查所得到的数值型数据,反映师生身体的健康状况。
诊断结论类:是根据健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的关于师生健康状态的判断结果。
数据安全管理职责
1、学校管理部门
- 学校的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数据安全管理的总体策略,监督体检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 学校的卫生健康管理部门负责协调体检工作的开展,确保体检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配合信息管理部门做好数据安全管理工作。
2、体检机构
- 负责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采集、存储、传输和使用体检数据,体检机构应建立内部的数据安全管理流程,明确数据采集人员、分析人员、存储管理人员等各岗位的数据安全职责。
- 对体检数据的质量和安全负责,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丢失。
3、数据使用人员
- 严格遵守本制度,按照授权范围使用体检数据,不得私自扩散、传播或用于非授权目的。
数据采集安全
1、采集流程规范
- 体检机构在采集师生体检数据时,应按照预先确定的流程进行操作,首先要对师生进行身份验证,确保采集的数据对应正确的个体。
- 对于纸质采集表单,要保证字迹清晰、内容完整,且在采集完成后及时进行电子化录入。
2、采集设备安全
- 使用的体检设备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电子血压计要定期检查其测量精度,以确保采集的血压数据准确可靠。
- 采集设备应具备数据加密传输功能,防止数据在采集过程中被窃取。
数据存储安全
1、存储环境安全
- 体检数据应存储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中,无论是本地服务器还是云端存储,都要具备防火、防水、防潮、防盗等物理安全措施。
- 存储服务器应设置访问控制,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能够访问存储的体检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加密
- 对存储的体检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如AES等,加密密钥要妥善保管,定期更新,并且实行严格的密钥管理制度,确保密钥的安全性。
数据传输安全
1、网络传输安全
- 在体检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如从体检机构传输到学校的信息系统,应采用安全的网络传输协议,如SSL/TLS等。
- 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完整性校验,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
2、移动存储介质传输安全
- 如果使用移动存储介质(如U盘、移动硬盘等)传输体检数据,移动存储介质必须经过加密处理,并且在传输前后要进行严格的病毒查杀。
数据使用安全
1、授权使用
- 任何人员使用体检数据都必须经过授权,授权应明确使用目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期限等。
- 对于学校内部的卫生健康管理部门、体育教学部门等需要使用体检数据的部门,应根据其工作需求进行合理授权。
2、数据匿名化与脱敏处理
- 在数据用于统计分析、教学研究等非个体针对性目的时,应对数据进行匿名化和脱敏处理,去除能够直接识别师生个体的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等,以保护师生隐私。
数据共享安全
1、共享审批
- 当需要与外部机构(如科研单位、教育管理部门等)共享体检数据时,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学校应成立专门的数据共享审批小组,对共享的必要性、共享对象的合法性、共享数据的范围等进行审查。
2、共享协议
- 在与外部机构共享体检数据前,应签订详细的数据共享协议,明确双方的数据安全责任、数据使用目的、数据保护措施等内容。
数据备份与恢复
1、备份策略
- 制定完善的数据备份策略,定期对体检数据进行备份,备份数据应存储在与原始数据不同的物理位置,以防止因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数据丢失。
- 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更新频率确定备份周期,如对于重要的师生基本信息和体检结论可以每天备份,而对于一些相对稳定的健康指标数据可以每周备份。
2、恢复测试
- 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测试,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测试过程应模拟实际的数据丢失场景,检验从备份中恢复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数据安全审计与监督
1、审计制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建立数据安全审计制度,对体检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审计,审计内容包括操作记录、访问记录、数据变更记录等。
- 审计记录应保存一定的期限,以便在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进行追溯和调查。
2、监督机制
- 学校的信息管理部门和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体检数据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 鼓励师生对体检数据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对于发现的数据安全问题或违规行为,可以向学校相关部门进行举报。
十一、数据安全事件应急处理
1、应急预案制定
- 制定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的流程、责任人和应急措施等,应急预案应涵盖数据泄露、数据篡改、数据丢失等各类可能发生的数据安全事件。
2、应急响应与处理
- 一旦发生数据安全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应急处理人员要迅速采取措施,如封锁数据访问、停止数据传输等,防止事件的进一步扩大。
- 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事件的原因、影响范围和损失程度,并及时向学校师生和相关部门通报事件情况。
3、事件总结与改进
- 在数据安全事件处理完成后,要对事件进行总结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对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进行改进,以提高数据安全管理水平。
十二、培训与教育
1、培训计划
- 制定针对体检数据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包括数据安全法律法规、数据安全技术、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培训内容。
- 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数据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
2、教育宣传
- 对学校师生开展数据安全知识的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师生对体检数据安全保护的认识,增强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