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与云平台:深入剖析二者的区别及超融合与私有云的关系》
一、超融合与云平台的概念
(一)超融合
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 -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HCI)是一种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整合到单一系统中的数据中心架构,它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将传统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功能集成在一起,使用通用的硬件平台,并由统一的管理软件进行管理。
在一个超融合系统中,企业可以利用x86服务器,在其上安装超融合软件,使得这些服务器既能提供计算资源(运行各种应用程序),又能提供存储资源(存储数据),并且网络连接也可以在这个系统内部进行优化配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云平台
云平台是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的服务平台,它提供了一系列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以及各种软件服务,云平台可以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公有云由云服务提供商提供云计算服务给多个用户,多个用户共享这些资源;私有云则是企业自己构建和管理的云计算环境,仅供企业内部使用;混合云是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结合。
亚马逊的AWS是典型的公有云平台,提供了从计算实例(EC2)到存储(S3)等多种云服务,企业如果构建自己的私有云平台,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资源分配、安全策略等。
二、超融合与云平台的区别
(一)架构层面
1、超融合是一种集成化的基础架构
超融合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深度融合在一个硬件平台上,强调的是硬件资源的高效整合,它以节点为单位进行扩展,每个节点都包含了计算、存储和网络的功能组件,当企业数据中心需要扩展存储容量时,可以直接添加超融合节点,这个节点不仅带来了额外的存储磁盘空间,还同时增加了计算能力和网络接口。
2、云平台是一种服务架构
云平台构建在各种基础架构之上,包括超融合架构或者传统的服务器、存储、网络分离的架构,云平台更关注如何以服务的形式提供资源,如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云平台可以将计算资源虚拟化成虚拟机实例提供给用户,用户无需关心底层硬件的具体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资源管理
1、超融合的资源管理相对简单直接
由于超融合的硬件资源整合度高,其资源管理主要集中在对节点内部资源的分配和优化,在超融合系统中,管理软件可以根据应用的需求,动态分配计算和存储资源给不同的虚拟机,但这种管理更多是基于本地节点和集群内部的资源调配。
2、云平台的资源管理更具全局性和灵活性
云平台需要管理大规模、多租户的资源,它要考虑不同用户、不同业务部门的需求,进行资源的分配、调度和监控,云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量进行计费,还可以实现跨数据中心、跨地域的资源管理,一个跨国企业的云平台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分公司的业务负载情况,灵活调配全球范围内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三)应用场景
1、超融合适合中小规模企业数据中心整合
对于中小规模企业来说,超融合可以快速构建一个简单高效的数据中心,降低硬件采购成本和管理复杂度,一家小型制造企业希望将办公系统、生产管理系统整合到一个数据中心,可以采用超融合架构,利用有限的预算实现高效的信息化建设。
2、云平台适用于多种规模企业的不同需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大型企业可以利用云平台构建私有云,满足内部复杂的业务需求、安全需求和定制化需求;中小企业也可以使用公有云平台,快速获取低成本的IT资源,开展业务,创业公司可以利用公有云平台快速部署电商网站,无需自己构建数据中心。
三、超融合属于私有云吗?
超融合本身并不等同于私有云,但超融合可以是构建私有云的一种基础架构选择。
(一)超融合是构建私有云的基础
当企业想要构建私有云时,可以选择超融合架构作为底层的硬件和基础架构支撑,超融合提供了计算、存储和网络的集成化解决方案,能够为私有云提供稳定、高效的资源池,企业可以在超融合架构上安装云管理软件,如OpenStack等,将超融合集群转化为一个私有云环境,向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提供云服务。
(二)私有云的内涵更为广泛
私有云不仅仅是基础架构,还包括一系列的云服务管理、安全策略、用户权限管理等内容,即使企业采用超融合构建了私有云的底层资源池,还需要在其上构建诸如虚拟机管理、存储资源分配策略、网络安全防护等功能,以满足企业内部不同用户和业务的需求,企业的财务部门可能需要更高的安全级别和特定的资源配置,私有云管理系统需要根据这些需求进行定制化的设置,而这些功能超出了超融合本身的范畴。
超融合和云平台在概念、架构、资源管理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超融合可以作为构建私有云的基础,但不能简单地认为超融合就是私有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