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分布式与微服务的区别,分布式事务和微服务的区别

欧气 3 0

《分布式事务与微服务:概念、特性及差异深度剖析》

一、引言

在现代软件架构的演进过程中,分布式事务和微服务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构建大规模、复杂的企业级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它们的关注点和内涵有着显著的区别,理解这些区别对于软件架构师、开发者以及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分布式与微服务的区别,分布式事务和微服务的区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分布式事务的概念与特性

1、概念

- 分布式事务是指事务的参与者、支持事务的服务器、资源服务器以及事务管理器分别位于不同的分布式系统的不同节点之上,在一个电商系统中,订单服务、库存服务和支付服务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当用户下单时,涉及到订单创建、库存扣减和支付处理等操作,这些操作需要在不同的服务之间保持事务的一致性,这就构成了分布式事务。

2、特性

- 原子性:分布式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就像在上述电商例子中,如果订单创建成功,但库存扣减失败或者支付失败,整个事务应该回滚,订单应该被取消,库存不应该被错误地减少,支付也不应该被错误地扣除。

- 一致性:事务执行前后,系统的数据必须保持一致状态,在分布式环境下,由于数据分布在不同节点,要确保不同节点的数据在事务执行后仍然符合业务规则的一致性要求,在银行转账系统中,涉及多个分行数据库的操作,转账完成后,转出账户和转入账户的余额总和必须保持不变。

- 隔离性:多个并发的分布式事务之间应该相互隔离,互不干扰,不同事务对相同数据的操作应该按照事务的隔离级别进行控制,以防止数据的不一致性,在并发的订单处理中,一个订单的处理不能影响到其他订单对库存和支付的操作。

- 持久性:一旦分布式事务提交成功,其对数据的修改应该是持久的,即使系统出现故障也能够恢复,这通常需要通过可靠的存储机制和数据备份恢复策略来实现。

三、微服务的概念与特性

1、概念

- 微服务是一种架构风格,它将一个大型的单体应用分解为多个小型的、独立的服务,每个微服务都有自己的业务逻辑、数据库(可以是独立的数据库实例,也可以是共享数据库中的不同表集)、接口等,一个大型的电商平台可以分解为用户服务、商品服务、订单服务、物流服务等微服务。

分布式与微服务的区别,分布式事务和微服务的区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特性

- 单一职责:每个微服务专注于完成一个特定的业务功能,如用户服务主要负责用户的注册、登录、信息管理等功能,商品服务则专注于商品的信息维护、上下架等操作。

- 独立部署:微服务可以独立于其他服务进行部署,这使得开发团队可以更灵活地进行开发、测试和发布,商品服务的更新不需要与订单服务同时部署,只要遵循接口规范,商品服务可以单独进行升级而不影响订单服务的运行。

- 轻量级通信:微服务之间通过轻量级的通信机制进行交互,如RESTful API或者消息队列,这种通信方式使得服务之间的耦合度较低,订单服务通过RESTful API调用库存服务来获取商品库存信息,当库存服务的接口发生变化时,只要遵循一定的版本管理规则,对订单服务的影响可以被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四、分布式事务与微服务的区别

1、关注点不同

- 分布式事务主要关注的是在分布式系统中数据操作的一致性、原子性等事务特性,它侧重于解决在多个节点或服务之间进行数据操作时如何保证事务的正确执行,在一个跨国电商企业中,不同地区的数据中心可能需要协同处理订单和库存事务,分布式事务管理就是要确保这种跨数据中心的操作不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 微服务更多地关注于将一个复杂的业务系统分解为多个独立的、可管理的服务单元,以提高开发效率、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它主要解决的是单体应用在规模扩大时面临的开发、部署和维护困难等问题,一个传统的大型单体电商应用在功能不断增加、开发团队规模扩大时,将其拆分为微服务可以让不同的团队分别负责不同的微服务,提高开发效率。

2、架构层次不同

- 分布式事务是在数据操作层面上的概念,它在多个分布式数据源或者服务的操作之间建立事务关系,它是一种数据一致性的保障机制,不管是在单体应用中的分布式数据存储,还是在微服务架构中的跨服务数据操作,都可能涉及到分布式事务的管理。

- 微服务是一种架构模式,它从系统整体架构的角度出发,将业务功能进行拆分并独立部署,微服务架构中的每个微服务可以有自己的数据库,也可以共享数据库,而分布式事务则是在这些微服务进行数据交互和操作时可能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在微服务架构下的订单微服务和库存微服务,当订单微服务调用库存微服务进行库存扣减操作时,如果要保证操作的原子性和一致性,就需要考虑分布式事务的处理。

分布式与微服务的区别,分布式事务和微服务的区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实现复杂度不同

- 分布式事务的实现通常比较复杂,要实现分布式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等特性,需要涉及到复杂的算法和协议,如两阶段提交(2PC)、三阶段提交(3PC)或者基于补偿机制的事务处理等,这些算法和协议在处理网络延迟、节点故障等分布式环境中的问题时面临诸多挑战,在2PC协议中,事务协调者在处理参与者的响应时,如果某个参与者因为网络故障未能及时响应,就可能导致事务的阻塞或者错误的提交/回滚。

- 微服务的实现复杂度更多地体现在服务的拆分、接口的设计、服务的治理等方面,虽然微服务的开发和部署相对独立,但要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考虑服务发现、负载均衡、容错处理等服务治理问题,在一个包含多个微服务的电商系统中,如何让订单微服务准确地发现库存微服务的地址,以及当库存微服务出现故障时如何进行容错处理,是微服务架构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相比之下,分布式事务在处理跨服务的数据一致性时,其算法和协议的复杂度更高。

4、对团队的影响不同

- 分布式事务主要影响的是负责数据操作和事务管理的开发人员,他们需要深入理解分布式事务的原理和实现机制,以确保在分布式系统中数据的正确处理,数据库管理员和后端开发人员在处理涉及多个数据源的业务逻辑时,需要考虑如何应用分布式事务来避免数据不一致。

- 微服务对整个开发团队的组织架构、开发流程和协作方式都有较大的影响,在微服务架构下,开发团队可以按照微服务的功能进行拆分,不同的团队负责不同的微服务,这就需要团队之间建立良好的接口规范和协作机制,负责订单微服务的团队和负责物流微服务的团队需要通过定义清晰的接口来进行交互,并且在接口发生变化时及时通知对方进行相应的调整。

五、结论

分布式事务和微服务是现代软件架构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有着不同的关注点、架构层次、实现复杂度和对团队的影响,分布式事务侧重于在分布式环境下保障数据操作的事务特性,而微服务侧重于将复杂业务系统分解为独立的服务单元,在实际的软件架构设计和开发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技术场景,合理地处理分布式事务和构建微服务架构,以实现高效、可靠、可扩展的软件系统。

标签: #分布式 #微服务 #分布式事务 #区别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