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挖掘数据价值的核心力量》
一、数据仓库:数据整合与管理的基石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
1、面向主题
- 传统的操作型数据库是围绕应用程序进行组织的,而数据仓库则是围绕主题来组织数据,在一个零售企业中,销售主题相关的数据可能包括销售订单、顾客信息、产品信息等,这种组织方式使得数据的查询和分析更加聚焦于特定的业务问题,如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销售趋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集成性
-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来源于多个数据源,这些数据源可能具有不同的数据格式、编码方式等,为了将这些数据整合到数据仓库中,需要进行数据清洗、转换和加载(ETL)操作,从不同的销售系统、库存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抽取数据,将日期格式统一,对产品编码进行标准化,然后加载到数据仓库中,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相对稳定性
- 与操作型数据库频繁的增删改操作不同,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主要用于分析目的,一旦数据被加载到数据仓库,它相对稳定,这并不意味着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静态的,而是说它不会像操作型数据库那样频繁地被修改,销售历史数据一旦被记录到数据仓库,不会因为某一笔销售订单的小调整而频繁变动,而是为了分析长期的销售趋势而存在。
4、反映历史变化
- 数据仓库能够保存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这对于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非常重要,通过对比多年的销售数据,可以发现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化,从推出期的缓慢增长,到成长期的销量快速上升,再到成熟期的稳定销售和衰退期的销量下降。
二、数据挖掘:从数据中发现知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数据挖掘的任务类型
分类:分类是将数据对象划分到不同的类或组中的过程,在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中,可以根据客户的年龄、收入、信用记录等特征将客户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类,常用的分类算法有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
聚类:聚类是将数据对象分组,使得同一组内的对象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不同组之间的对象具有较大的差异,在市场细分中,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消费习惯等特征将消费者聚类成不同的群体,如高消费群体、理性消费群体等,K - 均值聚类是一种常见的聚类算法。
关联规则挖掘:关联规则挖掘旨在发现数据集中不同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在超市购物数据中,可能发现“购买牛奶的顾客有70%的概率也会购买面包”这样的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是关联规则挖掘的经典算法之一。
2、数据挖掘的应用场景
- 在医疗领域,数据挖掘可以用于疾病诊断和预测,通过分析大量的病历数据,包括患者的症状、病史、检查结果等,可以构建预测模型,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 在电信行业,数据挖掘可以用于客户流失分析,通过分析客户的通话行为、套餐使用情况、投诉记录等数据,识别出有流失风险的客户,从而采取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如提供优惠套餐、改善服务质量等,以降低客户流失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协同关系
1、数据仓库为数据挖掘提供数据支持
- 数据挖掘需要大量、高质量的数据作为基础,数据仓库通过对企业内外部数据的整合、清洗和管理,为数据挖掘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数据来源,数据挖掘算法要分析销售数据中的潜在模式,如果直接从多个分散的操作型系统中获取数据,会面临数据不一致、不完整等问题,而数据仓库中的销售数据经过了预处理,能够更好地满足数据挖掘的要求。
2、数据挖掘为数据仓库提供增值服务
- 数据挖掘从数据仓库的数据中发现的知识和模式,可以反馈到数据仓库中,进一步优化数据仓库的结构和内容,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某些数据属性之间存在强关联关系,这些关系可以作为元数据添加到数据仓库中,以便在后续的查询和分析中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数据挖掘的结果也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而这些决策相关的信息也可以被存储到数据仓库中,丰富数据仓库的内涵。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是企业在大数据时代挖掘数据价值、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为企业的决策制定、业务优化等提供有力的支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