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分布式光伏发电收益全解析:收益标准表背后的秘密》
分布式光伏发电收益的构成
分布式光伏发电收益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补贴收益、售电收益和节省电费收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补贴收益
1、国家补贴
- 在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初期,国家为了鼓励其发展,给予了一定的补贴,补贴标准根据不同时期有所调整,曾经有补贴标准为每度电0.42元的政策,这一补贴政策大大刺激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对于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如家庭安装的5 - 10千瓦的光伏电站,按照这个补贴标准,如果一年发电10000度,仅国家补贴这一项就可以获得4200元的收益。
- 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和产业的发展,国家补贴逐步退坡,目前,补贴政策更加注重精准扶持和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向一些特定地区、特定类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倾斜,如贫困地区的光伏扶贫项目、绿色建筑一体化的分布式光伏项目等。
2、地方补贴
- 许多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补贴政策来推动本地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地方补贴的标准差异较大,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补贴力度相对较大,某些省份会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再给予每度电0.1 - 0.3元不等的补贴,以一个15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为例,在有地方补贴的地区,如果一年发电15000度,除了国家补贴部分,地方补贴还能额外带来1500 - 4500元的收益,这有助于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居民参与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中来。
(二)售电收益
1、余电上网
- 当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所发电量大于用户自身的用电量时,多余的电量可以卖给电网公司,售电价格通常按照当地的脱硫煤标杆电价执行,不同地区的脱硫煤标杆电价有所不同,一般在0.3 - 0.4元/度之间,假设一个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8千瓦,一天发电量为32度,家庭自身用电量为20度,那么余电12度,按照当地脱硫煤标杆电价0.35元/度计算,每天的余电上网收益为4.2元,一个月(按30天计算)就有126元。
2、全额上网
- 对于一些不适合自发自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如一些大型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也可以选择全额上网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电网公司会按照一定的上网电价收购全部发电量,这个上网电价也会根据地区和政策有所波动,目前大致在0.3 - 0.45元/度左右,一个500千瓦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如果一年发电量为50万度,按照0.4元/度的上网电价计算,售电收益可以达到20万元。
(三)节省电费收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自发自用
-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首先供用户自身使用,这部分电能可以替代从电网购买的电能,从而节省电费,对于工业企业来说,电费节省效果尤为明显,一家工厂白天的用电负荷较大,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后,光伏发电正好在白天产生电能,可以满足部分生产用电需求,如果工厂原来每月电费为10万元,安装了足够容量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后,每月可以节省3 - 5万元的电费,对于家庭用户而言,如果家庭每月电费为200元,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后,根据自身用电量和光伏发电量的比例,每月可能节省50 - 150元不等的电费。
影响分布式光伏发电收益的因素
1、光照资源
- 光照资源是影响分布式光伏发电收益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地区的光照强度和日照时长差异很大,在我国,西北地区如新疆、西藏等地光照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可达3000小时以上,而在四川、贵州等地,由于气候多云雾,年日照时数可能只有1000 - 1500小时,一个1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在光照资源好的地区,一年发电量可能达到15000度;而在光照资源较差的地区,可能只有8000 - 10000度,这直接影响到补贴收益、售电收益和节省电费收益的总量。
2、系统效率
-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包括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逆变器的转换效率、线路损耗等,目前,高效的光伏组件转换效率可以达到20%以上,而一些低质量的组件转换效率可能只有15%左右,逆变器的效率也有较大差异,优质的逆变器转换效率可以达到98%以上,而劣质的可能只有90%左右,如果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组件和逆变器等设备效率较低,同样装机容量下的发电量会减少,一个2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采用高效设备时一年发电量为25000度,而采用低效设备时可能只有20000度,收益也会相应减少。
3、初始投资成本
- 初始投资成本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安装费用等,如果初始投资成本过高,会降低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运输成本和安装难度增加,初始投资成本可能比城市地区高出20% - 30%,一套5千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如果在城市地区初始投资为3万元,在偏远地区可能达到3.6 - 3.9万元,在计算收益时,需要考虑到投资回收的时间,初始投资成本越高,投资回收期就越长,收益在短期内相对较低。
4、运维成本
-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包括组件清洗、设备检查、故障维修等,运维成本的高低也会影响收益,如果运维成本过高,会侵蚀收益,对于一个大型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年的运维成本可能达到几万元,如果运维不及时,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影响发电量,而对于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虽然运维成本相对较低,但如果长期不进行组件清洗等维护工作,也会降低发电效率,从而减少收益。
三、分布式光伏发电收益标准表的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1、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以一个典型的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例,假设在某光照资源较好的地区,家庭安装了一个8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成本为4.8万元,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为18%,逆变器效率为96%,当地国家补贴为每度电0.3元,地方补贴为每度电0.1元,脱硫煤标杆电价为0.35元/度。
- 该电站年发电量预计为10000度,补贴收益方面,国家补贴为10000×0.3 = 3000元,地方补贴为10000×0.1 = 1000元,售电收益方面,假设家庭自身用电量为6000度,余电4000度,余电上网收益为4000×0.35 = 1400元,节省电费收益为6000×0.5(假设当地居民电价为0.5元/度)= 3000元。
- 总收益为3000 + 1000+1400 + 3000 = 8400元,按照这个收益水平,投资回收期约为4.8万÷8400≈5.7年。
2、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 某工商业企业安装了一个50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成本为250万元,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为20%,逆变器效率为98%,该地区国家补贴为每度电0.2元,无地方补贴,脱硫煤标杆电价为0.38元/度。
- 年发电量预计为50万度,补贴收益为50万×0.2 = 10万元,售电收益方面,假设企业自身用电量为30万度,余电20万度,余电上网收益为20万×0.38 = 7.6万元,节省电费收益为30万×0.8(假设企业电价为0.8元/度) = 24万元。
- 总收益为10万+7.6万+24万 = 41.6万元,投资回收期约为250万÷41.6万≈6年。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分布式光伏发电收益标准表在项目投资决策、收益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如安装地点的光照资源、用电需求、当地的补贴政策和电价等,结合收益标准表中的各项参数,准确计算项目的收益情况,从而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对于已经建成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收益标准表也有助于项目业主进行收益分析和管理,及时发现影响收益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如提高系统效率、降低运维成本等,以提高项目的整体收益水平。
分布式光伏发电收益标准表是一个综合反映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收益情况的工具,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收益构成、影响因素以及实际应用案例,对于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