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到工业:资源利用率的实例解析》
一、资源利用率公式及基本概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资源利用率的公式通常为:资源利用率 = (有效利用的资源量÷资源总量)×100%,这个公式简单直观地反映了在某个过程中资源被有效使用的程度。
二、农业中的资源利用率实例
1、灌溉水资源的利用
在传统的农业灌溉中,很多地区采用漫灌的方式,一片农田的总需水量假设为1000立方米(资源总量),但是由于漫灌时水的流失、蒸发以及渗漏等因素,真正被农作物有效吸收利用的水量可能只有300立方米(有效利用的资源量),按照资源利用率公式计算,其灌溉水资源利用率 =(300÷1000)×100% = 30%。
而现在推广的滴灌技术则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滴灌可以精准地将水输送到农作物根部,减少了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浪费,同样是1000立方米的总需水量,采用滴灌后,有效利用的水量能达到800立方米,此时的资源利用率 =(800÷1000)×100% = 80%。
2、土地资源的利用
以家庭式的小菜园和现代农业的大型种植基地对比,家庭小菜园往往种植种类繁多,布局较为杂乱,土地总面积为100平方米(资源总量),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实际用于种植蔬菜且能获得较好产量的面积可能只有60平方米(有效利用的资源量),土地资源利用率为(60÷100)×100% = 60%。
现代农业种植基地采用规模化、科学化的种植模式,例如在10000平方米(资源总量)的土地上,通过合理规划种植区域、间作套种等方式,有效种植面积可达9000平方米(有效利用的资源量),其土地资源利用率 =(9000÷10000)×100% = 90%。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工业中的资源利用率实例
1、钢铁生产中的能源利用
在钢铁厂,煤炭是主要的能源来源,假设一个钢铁厂一个月消耗煤炭总量为10000吨(资源总量),在传统的生产工艺中,由于设备陈旧、工艺不完善等原因,煤炭燃烧过程中只有6000吨(有效利用的资源量)的能量真正用于钢铁的冶炼等生产环节,根据公式可得其煤炭资源利用率 =(6000÷10000)×100% = 60%。
随着技术的改进,如采用先进的燃烧设备和余热回收系统,在同样消耗10000吨煤炭的情况下,有效利用的能量可以达到8500吨,此时的资源利用率提升到(8500÷10000)×100% = 85%。
2、电子产业中的原材料利用
以手机制造为例,生产一部手机需要多种原材料,假设生产某种型号手机的原材料总投入量为100克(资源总量),其中包括金属、塑料等,在早期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切割、加工工艺的限制,有30克(有效利用的资源量)的原材料被浪费掉了,那么原材料的资源利用率 =(70÷100)×100% = 70%。
现在通过精密的加工技术和原材料回收再利用系统,在总投入量仍为100克的情况下,有效利用的原材料量可以提高到90克,资源利用率变为(90÷100)×100% = 90%。
四、日常生活中的资源利用率实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家庭用电的资源利用
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用电总量为500度(资源总量),如果家里的电器存在老化、能效低等问题,真正用于满足家庭正常需求(如照明、电器使用等)的有效电量可能只有300度(有效利用的资源量),按照公式计算,其家庭用电资源利用率 =(300÷500)×100% = 60%。
当家庭更换了节能电器后,在同样的500度电总量下,有效利用的电量可以达到400度,资源利用率提升到(400÷500)×100% = 80%。
2、纸张的利用
在办公室场景中,纸张的使用量很大,假设一个办公室一个月购入1000张纸(资源总量),如果没有合理的纸张管理和双面打印意识,可能只有400张(有效利用的资源量)被充分利用(单面上有有效内容),那么纸张资源利用率 =(400÷1000)×100% = 40%。
当推行双面打印、废纸回收再利用等措施后,有效利用的纸张数量能达到800张,此时的资源利用率 =(800÷1000)×100% = 80%。
从以上众多实例可以看出,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日常生活中,提高资源利用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不断改进技术、优化管理等手段,可以逐步提升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