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网络信息系统攻击的两大类别及主要攻击手段剖析》
一、威胁网络信息系统攻击的两大类别
(一)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主动对目标信息系统发起攻击,试图改变系统资源或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主动攻击通常具有明显的攻击意图,攻击者会积极地采取措施来突破系统的防御机制。
1、篡改攻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攻击者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对目标系统数据的访问权限,然后对数据进行恶意修改,在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中,攻击者可能篡改财务数据,将公司的盈利数据改少,以影响公司的股价或者进行内部的贪污舞弊行为,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篡改商品价格、订单信息等情况也可能发生,这不仅会损害商家利益,也会影响消费者权益。
2、拒绝服务(DoS)攻击和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
DoS攻击旨在使目标系统无法正常提供服务,攻击者通过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的请求,消耗服务器的资源,如带宽、CPU和内存等,DDoS攻击则是利用多个被控制的计算机(僵尸网络)同时向目标发起攻击,其攻击威力更大,这种攻击可能针对大型网站、金融机构的在线服务系统或者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平台等,一个在线游戏平台遭受DDoS攻击时,大量的玩家将无法正常登录游戏,游戏运营公司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玩家的游戏体验也会被严重破坏。
3、恶意软件注入攻击
攻击者将恶意软件(如病毒、木马等)注入到目标系统中,病毒可以自我复制并传播,感染系统中的其他文件和程序,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行,木马则通常伪装成正常的软件,一旦被用户下载安装,它就会在后台悄悄地运行,窃取用户的敏感信息,如登录密码、银行账户信息等,一些不法分子会将带有木马的软件伪装成热门的办公软件或游戏外挂在网络上传播,当用户下载使用时,就会中招。
(二)被动攻击
被动攻击主要是指攻击者在不影响目标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系统信息进行窃取或监听,被动攻击相对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
1、网络嗅探攻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攻击者利用网络嗅探工具,在网络中截获并分析网络数据包,在局域网环境中,如果网络没有进行有效的加密,攻击者可以轻松地获取到其他用户传输的敏感信息,如电子邮件内容、即时通讯消息等,在企业内部的办公网络中,如果存在网络嗅探攻击,员工之间交流的商业机密、客户信息等都可能被泄露。
2、密码破解攻击
攻击者通过各种手段尝试破解用户的密码,这可能包括暴力破解(尝试所有可能的密码组合)、字典攻击(使用预定义的常见密码字典进行尝试)等方法,一旦用户的密码被破解,攻击者就可以使用该账号登录到相应的系统中,获取该账号权限范围内的所有信息,针对一些在线服务平台的用户账号,如果密码强度不够,就很容易被攻击者破解,从而导致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账号被盗用等问题。
3、信息收集攻击
攻击者通过各种公开或非公开的渠道收集目标系统的信息,为进一步的攻击做准备,这些信息包括目标系统的网络结构、操作系统类型、应用程序版本等,攻击者可以利用搜索引擎、社交工程等手段进行信息收集,通过社交工程,攻击者可能伪装成系统管理员或其他合法人员,与目标系统的员工进行交流,获取有关系统的内部信息,如服务器的存放位置、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等。
二、应对威胁网络信息系统攻击的策略
(一)技术层面
1、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等,防火墙可以阻止未经授权的网络访问,IDS可以检测到网络中的异常活动并发出警报,IPS则能够在检测到攻击时主动采取措施进行防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采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保护,无论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还是在存储过程中,使用SSL/TLS协议对网络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使用加密算法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加密,这样即使数据被窃取,攻击者也无法直接获取到有用的信息。
(二)管理层面
1、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员工的网络安全职责,规范员工的网络行为,禁止员工随意下载不明来源的软件,定期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培训等。
2、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当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应急响应计划应该包括事件的检测、评估、遏制、根除和恢复等环节。
(三)人员意识层面
1、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是非常关键的,用户应该养成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如使用强密码、定期更换密码、不随意点击可疑的链接等,只有用户自身具备了足够的网络安全意识,才能在源头上减少网络安全风险。
了解威胁网络信息系统的攻击类别和主要手段,对于构建有效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企业、政府机构还是个人,都应该重视网络安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信息系统免受攻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