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麻醉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一、低血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原因
1、交感神经阻滞
- 椎管内麻醉特别是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可阻滞交感神经纤维,在阻滞平面以下,小动脉和静脉扩张,导致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引起血压下降,例如在剖宫产的椎管内麻醉中,麻醉平面过高时,产妇的交感神经被广泛阻滞,下半身血管扩张明显。
2、心脏功能抑制
- 高位椎管内麻醉时,由于阻滞了心交感神经纤维,可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进一步加重低血压的程度。
(二)处理方法
1、扩容
- 快速输入晶体液或胶体液,如乳酸林格氏液、羟乙基淀粉等,一般在麻醉前或麻醉开始时就进行适当的扩容,可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在出现低血压时,加快输液速度,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对于剖宫产患者,可在麻醉前输入500 - 1000ml液体。
2、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 麻黄碱是椎管内麻醉引起低血压时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它可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使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同时也有一定的加快心率的作用,一般可静脉注射5 - 15mg,根据血压反应可重复使用,如果麻黄碱效果不佳,也可选用去氧肾上腺素等纯α受体激动剂,尤其适用于心率较快的低血压患者。
二、呼吸抑制
(一)原因
1、高平面阻滞
- 当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尤其是达到胸部以上时,肋间肌甚至膈肌运动受到抑制,例如在胸段硬膜外麻醉时,如果局麻药扩散范围过大,可导致胸部呼吸肌麻痹,影响呼吸功能。
2、全脊髓麻醉
- 这是硬膜外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大量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导致全部脊神经被阻滞,患者可迅速出现呼吸停止、血压下降甚至意识丧失等严重症状。
(二)处理方法
1、高平面阻滞呼吸抑制的处理
- 对于轻度呼吸抑制,可给予吸氧,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和幅度的变化,如果呼吸抑制较严重,应辅助呼吸,可采用面罩正压通气,保证患者的氧供和二氧化碳排出,同时调整患者体位为头低脚高位,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低血压对呼吸的影响。
2、全脊髓麻醉的处理
- 一旦发生全脊髓麻醉,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维持呼吸功能,快速补充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稳定,同时要进行生命体征的持续监测,如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直到患者的脊髓功能逐渐恢复。
三、恶心呕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原因
1、低血压和脑供血不足
- 椎管内麻醉引起的低血压可导致脑供血不足,刺激呕吐中枢,引起恶心呕吐。
2、迷走神经兴奋
- 椎管内麻醉可使迷走神经相对兴奋,特别是在牵拉腹腔内脏器时,如在妇产科手术或普外科手术中,牵拉子宫、肠管等,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恶心呕吐。
(二)处理方法
1、纠正低血压
- 按照上述低血压的处理方法,通过扩容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措施,提升血压,改善脑供血,从而缓解恶心呕吐症状。
2、应用止吐药物
- 可选用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琼等止吐药物,甲氧氯普胺可促进胃肠蠕动,同时具有一定的中枢性止吐作用,可肌肉注射10mg,昂丹司琼是一种强效、高选择性的5 - HT3受体拮抗剂,可静脉注射4mg,对椎管内麻醉引起的恶心呕吐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四、尿潴留
(一)原因
1、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抑制
- 椎管内麻醉可阻滞支配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神经,导致膀胱逼尿肌松弛,尿道括约肌张力增加,从而引起尿潴留,一般在麻醉消退后,神经功能逐渐恢复,但有时可能恢复较慢。
2、疼痛和不习惯床上排尿
- 术后患者由于伤口疼痛,不敢用力排尿,再加上部分患者不习惯在床上排尿,也会增加尿潴留的发生几率。
(二)处理方法
1、诱导排尿
- 可采用听流水声、热敷下腹部等方法诱导患者排尿,这些方法可以刺激膀胱的排尿反射,有助于尿液排出。
2、导尿
- 如果诱导排尿无效,膀胱过度充盈时,应进行导尿,一般可留置导尿管,导尿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泌尿系统感染,留置导尿管期间要注意观察尿液的量、颜色等变化,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适时拔除导尿管。
五、头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原因
1、脑脊液漏
- 主要发生在腰麻后,由于穿刺针较粗或穿刺技术不当,导致硬脊膜穿破,脑脊液从穿刺孔漏出,引起颅内压降低,从而产生头痛,这种头痛多在术后1 - 3天出现,患者站立或坐起时头痛加重,平卧时减轻。
(二)处理方法
1、保守治疗
- 患者应平卧休息,大量饮水或静脉输入晶体液,以补充水分,促进脑脊液的生成,也可口服咖啡因等药物,它可以收缩脑血管,缓解头痛症状。
2、硬膜外血补片
- 如果头痛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可采用硬膜外血补片治疗,即抽取患者自身的血液10 - 15ml,缓慢注入硬膜外间隙,以封堵硬脊膜的穿刺孔,提高颅内压,从而治疗头痛。
六、神经损伤
(一)原因
1、穿刺针直接损伤
- 在椎管内麻醉穿刺过程中,穿刺针可能直接损伤脊神经或脊髓,例如穿刺时偏离中线,可能损伤神经根,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下肢麻木、疼痛或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
2、局麻药的神经毒性
- 某些局麻药在高浓度或长时间接触神经组织时,可能产生神经毒性作用,特别是在硬膜外间隙,如果局麻药在局部积聚过多,可能损害神经纤维。
(二)处理方法
1、观察与支持治疗
- 对于轻度神经损伤,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等,它可以促进神经髓鞘的合成,有助于神经功能的修复,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缓解其焦虑情绪。
2、进一步检查与处理
- 如果神经损伤症状严重且长时间不恢复,应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明确神经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可能需要请神经外科等相关科室会诊,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在进行椎管内麻醉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基础疾病等,麻醉医生要熟练掌握穿刺技术,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合理选择局麻药的种类、浓度和剂量,在麻醉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