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中的三层模式结构:深入解析》
一、数据库三层模式结构概述
数据库系统的三层模式结构包括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这一结构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数据,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安全、灵活的数据处理环境。
1、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外模式也被称为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到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外模式是从特定用户的角度对数据库数据的视图,它反映了用户对数据的不同需求,在一个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中,不同部门的用户可能看到不同的数据视图,销售部门可能关注客户订单、产品销售数量等数据,而人力资源部门则更关心员工信息、考勤记录等,每个部门的外模式都是根据其业务需求定制的,它隐藏了与该部门业务无关的数据,使得用户能够更高效地操作和理解他们所需要的数据。
- 外模式可以有多个,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和需求定义不同的外模式,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外模式,可以限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范围,防止用户非法访问和修改其他部门的数据,财务部门的数据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通过定义特定的外模式,只允许财务部门的用户访问和操作与财务相关的特定数据,而其他部门的用户无法直接获取这些数据。
2、模式(Schema)
- 模式也称为概念模式,它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处于数据库三层模式结构的中间层,它独立于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和具体的应用程序,模式定义了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包括数据的实体、属性、关系等,在一个学校管理数据库中,模式可能定义了学生实体(包含学号、姓名、年龄、专业等属性)、教师实体(包含教师编号、姓名、职称等属性)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选课关系等。
- 模式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它是数据库管理员(DBA)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重点考虑的内容,模式的设计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数据完整性、一致性等,它要能够准确地反映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和关系,并且要适应未来可能的业务变化,模式的稳定性相对较高,一旦确定,不会轻易修改,因为它的修改可能会影响到多个外模式和应用程序,如果在学校管理数据库中修改了学生实体的结构,如增加了一个新的属性“家庭住址”,那么可能需要对相关的外模式(如学生信息查询界面)和应用程序(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
3、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 内模式也称为存储模式,它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内模式定义了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组织方式,包括数据的存储结构(如顺序存储、索引存储等)、索引的建立方式、数据的压缩和加密方式等,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内模式可能规定了数据表在磁盘上的存储格式,是按照行存储还是按照列存储,以及如何为表建立索引以提高查询效率。
- 内模式与硬件环境密切相关,它要考虑到存储设备的特性、数据的读写速度等因素,内模式的设计目标是提高数据库的存储效率和数据访问速度,内模式也为数据库的物理存储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性,例如通过数据加密等方式保护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安全性,由于内模式与硬件和存储细节相关,一般只有数据库管理员才需要深入了解内模式的细节,普通用户和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不需要直接与内模式打交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三层模式结构之间的关系
1、外模式 - 模式映射
- 外模式与模式之间存在映射关系,这种映射关系定义了外模式中的数据项与模式中的数据项之间的对应关系,在销售部门的外模式中,订单金额这个数据项可能对应于模式中的订单表中的某个字段经过一定的计算(如商品单价乘以数量)得到,外模式 - 模式映射使得外模式能够独立于模式,当模式发生改变时(如增加了新的字段或者修改了表结构),只要对外模式 - 模式映射进行相应的调整,外模式可以保持不变,这样就保证了用户视图的稳定性,用户不需要因为数据库模式的改变而重新编写应用程序或者重新学习新的数据视图。
2、模式 - 内模式映射
-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也存在映射关系,这种映射关系定义了模式中的逻辑数据结构与内模式中的物理数据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模式中的一个关系表可能对应于内模式中的一组磁盘存储块,模式 - 内模式映射使得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的改变不会影响到模式和外模式,当数据库的存储设备发生更换(如从传统磁盘更换为固态硬盘)或者存储方式发生改变(如从顺序存储改为索引存储)时,只要调整模式 - 内模式映射,模式和外模式可以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应用程序的稳定性。
三、三层模式结构的优点
1、数据独立性
- 数据库三层模式结构提供了高度的数据独立性,包括逻辑数据独立性和物理数据独立性,逻辑数据独立性是指外模式不受模式变化的影响,如前面所述,当模式发生改变时,通过调整外模式 - 模式映射,外模式可以保持不变,这使得应用程序和用户对数据的使用不受数据库逻辑结构变化的影响,物理数据独立性是指模式不受内模式变化的影响,当内模式发生改变时,通过调整模式 - 内模式映射,模式可以保持不变,这使得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应用程序不受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变化的影响,这种数据独立性使得数据库系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库的升级、优化和迁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安全性和保密性
- 外模式为数据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提供了保障,通过为不同用户定义不同的外模式,可以限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范围,只允许用户访问和操作他们有权限的数据,在企业的数据库中,高级管理人员可能拥有查看所有数据的外模式,而普通员工只能看到与自己工作相关的数据外模式,这样可以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保护企业的核心数据。
3、简化用户操作和管理
- 外模式根据用户的需求定制数据视图,简化了用户的操作,用户不需要了解数据库的全部数据结构,只需要关注自己的外模式中的数据即可,对于数据库管理员来说,模式的集中管理使得数据库的设计和维护更加方便,管理员可以在模式层定义数据的完整性规则、关系等,而内模式的管理则可以优化数据库的存储和性能,三层模式结构使得数据库的管理更加条理化和高效。
数据库系统的三层模式结构在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用户操作等方面具有众多的优点,是现代数据库系统设计的重要基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