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治理平台与主数据:差异解析与协同之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概念界定
(一)数据治理平台
数据治理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框架和工具集,旨在确保企业数据的高质量、安全性、合规性以及有效的管理和利用,它涵盖了数据治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数据标准制定、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等众多功能模块,数据治理平台就像是一个数据管理的中枢神经系统,协调和规范企业内各种数据相关的活动,为企业数据资产的有效运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二)主数据
主数据是指在企业内各个业务系统间共享的、具有高业务价值的数据实体,例如客户、供应商、产品、员工等基本信息,主数据是企业数据的核心部分,相对稳定且在不同的业务流程和系统中被频繁引用,它是企业运营的关键基础,为企业的决策、业务流程整合以及信息共享提供统一的数据依据。
二、功能特性的区别
(一)数据治理平台
1、功能全面性
- 数据治理平台具备广泛的功能,从数据的产生、存储、处理到数据的销毁等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它可以定义数据的标准格式、数据的编码规则等,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它能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检测数据中的错误、缺失值等问题,并提供数据清洗和修复的策略。
- 还能管理数据的安全访问权限,根据不同用户角色和业务需求,设置数据的读、写、修改等权限,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并且通过元数据管理功能,记录数据的来源、定义、关系等信息,方便数据的理解和追溯。
2、多源数据整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数据治理平台可以整合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无论是企业内部的业务系统,如ERP、CRM,还是外部数据源,如市场调研报告等,它能够将这些异构数据进行转换、清洗,使其符合企业的数据标准,然后存储在统一的数据仓库或数据湖中,为企业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二)主数据
1、核心数据聚焦
- 主数据主要关注企业内最核心、最基础的数据实体,以客户主数据为例,它聚焦于客户的基本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地址等,这些信息在销售、营销、售后服务等多个业务环节中被共享和使用,主数据的重点在于确保这些核心数据在各个业务系统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数据共享性保障
- 主数据管理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保障数据的共享性,由于主数据在企业内被多个业务系统使用,所以需要确保各个系统使用的主数据是相同版本、相同内容的,当企业的销售系统和财务系统都需要使用客户的信用额度这一主数据时,主数据管理要确保两个系统获取到的信用额度信息是一致的,避免因数据不一致导致的业务风险。
三、应用场景的区别
(一)数据治理平台
1、数据治理项目的整体推进
- 在企业启动全面的数据治理项目时,数据治理平台发挥着关键作用,当企业想要提高数据质量以支持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应用时,数据治理平台可以从数据的各个方面进行治理,从源头上改善数据的状况,它可以通过建立数据质量管理流程,定期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2、数据合规性管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在金融、医疗等行业,数据的合规性要求非常严格,数据治理平台可以帮助企业满足合规性要求,如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等,它可以管理数据的隐私设置,确保用户数据的合法使用,记录数据的操作日志,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审计。
(二)主数据
1、业务流程整合
- 当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或者系统整合时,主数据的重要性凸显,企业并购后需要整合两个公司的业务系统,主数据管理可以确保在整合过程中,如客户、供应商等核心数据能够准确无误地在新的业务流程和系统中流转,通过建立统一的主数据管理体系,可以避免因数据不一致导致的业务流程中断和效率低下。
2、数据分析基础
- 在企业进行数据分析时,主数据是重要的基础,在进行客户细分分析时,准确的客户主数据是进行有效分析的前提,如果客户的基本信息存在错误或者不一致,那么基于这些数据进行的客户细分结果将是不准确的,从而影响企业的营销策略制定。
四、相互关系与协同
虽然数据治理平台和主数据存在诸多区别,但它们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需要协同工作,数据治理平台为整个企业的数据管理提供框架和工具,主数据管理则是数据治理平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数据的质量提升需要借助数据治理平台的数据质量管理功能,例如数据治理平台可以检测主数据中的数据质量问题并提供修复方案,主数据的有效管理也有助于推动数据治理平台在企业内的实施,因为主数据作为企业核心数据,其治理的成功可以为企业数据治理树立典范,带动其他数据的治理工作,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只有将数据治理平台和主数据管理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企业数据资产的最大价值,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