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现状、途径与展望》
一、引言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废弃物的产生量日益增多,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这些废弃物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探讨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途径,提高其资源化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现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农作物秸秆
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巨大,但资源化利用率仍有待提高,部分地区存在秸秆露天焚烧现象,这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大气污染,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尝试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等利用方式,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但在还田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秸秆分解速度慢影响下茬作物种植等,秸秆饲料化在畜牧养殖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但受限于加工技术和成本,未能大规模推广。
(二)畜禽粪便
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畜禽粪便的产量急剧增加,虽然有部分畜禽粪便被用作农家肥,但仍有大量粪便未得到有效处理,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随意堆放,会污染土壤、水体和空气,一些大型养殖场开始采用沼气工程对畜禽粪便进行处理,产生的沼气可用于能源供应,沼渣和沼液则可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料,但沼气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成本较高,小型养殖场难以承担。
(三)农产品加工废弃物
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水果加工中的果皮、果核,粮食加工中的麸皮等,这些废弃物部分被简单处理后用作饲料或肥料,但大部分仍然被丢弃,在一些发达地区,开始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进行深加工,提取其中的有用成分,如从果皮中提取天然色素、抗氧化剂等,但这种高科技的利用方式在广大农村地区还难以普及。
三、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途径
(一)技术创新
1、对于秸秆,研发高效的秸秆分解菌剂,加速秸秆还田后的分解速度,改进秸秆饲料化的加工工艺,降低成本,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提高秸秆的适口性和消化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在畜禽粪便处理方面,开发新型的沼气发酵工艺,提高沼气的产量和质量,研究畜禽粪便的快速干燥和除臭技术,以便更好地将其制成有机肥料。
3、针对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加大生物技术研发力度,探索更多有价值成分的提取方法,如利用酶工程技术从废弃物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
(二)政策支持
1、政府应出台补贴政策,鼓励农民和企业采用环保的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对购买秸秆还田机械设备的农户给予补贴,对建设沼气工程的养殖场给予资金支持。
2、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企业减免税收,促进企业的积极性。
3、加强监管,严格限制农业废弃物的随意丢弃和焚烧等行为,对违规者进行处罚。
(三)产业发展
1、建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链,以秸秆为例,可以建立从秸秆收集、运输、加工到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鼓励企业投资建设秸秆发电厂、秸秆板材厂等,提高秸秆的附加值。
2、对于畜禽粪便,发展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有机肥产业,打造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将沼气产业与农村能源供应相结合,形成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利用也可以融入到当地的特色产业中,如在水果产区,利用水果加工废弃物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如水果皮制成的果脯、果醋等。
(四)宣传教育
1、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认识,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让农民了解不同废弃物的利用价值和处理方法。
2、在学校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为未来农业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奠定基础。
四、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的目标与展望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和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有望在未来得到显著提高,目标是在未来5 - 10年内,使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有效利用率达到70%以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农业废弃物将从传统的废弃物转变为宝贵的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化学肥料和能源的依赖,还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