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主数据管理模式:构建高效、精准、协同的数据管理体系》
一、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之一,对于中国联通这样的大型通信企业而言,主数据管理更是关乎企业运营效率、客户服务质量以及战略决策的关键因素,中国联通的主数据管理模式是一个涵盖多个层面、多种技术和管理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性体系。
二、主数据管理的目标与重要性
(一)目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数据一致性
- 中国联通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众多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和客户群体,主数据管理旨在确保各个系统中关键数据的一致性,例如客户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在计费系统、客服系统、业务办理系统等中的数据保持一致,这可以避免因数据不一致导致的客户投诉、业务办理失败等问题。
2、数据准确性
- 通过建立严格的数据录入规范、审核机制和数据清洗流程,提高主数据的准确性,准确的主数据是进行精准营销、网络规划和客户关系管理的基础,在5G网络建设中,准确的基站地理位置等主数据能够确保网络覆盖规划的合理性。
3、数据完整性
- 主数据管理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即关键数据的各个属性都能得到准确的记录和维护,对于联通的企业客户来说,完整的企业信息(包括企业规模、行业类型、联系人信息等)有助于联通为其提供定制化的通信解决方案。
(二)重要性
1、提升运营效率
- 统一的主数据管理模式可以减少数据在不同系统之间转换和核对的时间,当员工在处理业务时,能够快速获取准确的主数据,无需在多个系统中进行复杂的数据查询和比对,从而提高业务办理速度,降低运营成本。
2、改善客户体验
- 客户与联通的交互涉及多个渠道,如实体营业厅、网上营业厅、手机营业厅等,一致且准确的主数据可以确保客户在任何渠道都能享受到无缝的服务体验,客户在网上营业厅查询的套餐余量等信息与在手机营业厅查询的结果一致。
3、支持战略决策
- 准确的主数据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通过对主数据的分析,联通可以了解客户的消费习惯、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等,从而制定合理的业务发展战略,如在哪些地区优先推广新的通信业务,针对哪些客户群体推出特定的套餐等。
三、主数据管理的组织架构与职责
(一)组织架构
1、决策层
- 由中国联通的高层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制定主数据管理的战略方向和总体目标,他们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确定主数据管理在企业中的定位和重要性,并对重大的主数据管理项目进行决策。
2、管理层
- 包括数据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各业务部门的主管,数据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主数据管理的政策、流程和标准,协调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管理工作,各业务部门则负责在本部门内执行主数据管理的相关规定,确保业务数据的质量。
3、执行层
- 由数据管理员、系统开发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组成,数据管理员负责主数据的日常维护、数据清洗和数据质量监控;系统开发人员负责开发和优化与主数据管理相关的系统,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主数据管理的需求;业务操作人员则在日常业务操作中按照规定录入和使用主数据。
(二)职责
1、数据管理部门
- 制定主数据的分类标准、编码规则和数据模型,对不同类型的客户进行分类,为各类客户数据制定统一的编码方式,构建包含客户所有关键信息的数据模型。
- 建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数据质量评估指标、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和数据质量改进措施,定期对主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负责主数据的集成和共享管理,通过建立数据集成平台,实现不同系统之间主数据的交换和共享,同时保障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2、业务部门
- 按照数据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和流程,对本部门产生的主数据进行准确录入和及时更新,市场部门在获取新的客户信息后,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录入到客户主数据系统中。
- 配合数据管理部门进行数据质量的检查和改进工作,当数据管理部门发现本部门主数据存在质量问题时,业务部门要积极协助查找原因并进行纠正。
- 在业务决策过程中,合理利用主数据资源,销售部门根据客户主数据中的消费行为分析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销售策略。
四、主数据管理的流程与技术支撑
(一)流程
1、数据采集
- 数据采集是主数据管理的第一步,联通通过多种渠道采集主数据,如客户在营业厅办理业务时填写的表单、网上营业厅的注册信息等,在采集过程中,要遵循预先设定的采集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客户的身份证号采集,要进行格式校验,防止录入错误。
2、数据录入
-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录入到相应的系统中,录入人员要经过培训,按照规定的录入流程进行操作,系统要设置必要的逻辑校验功能,如必填项检查、数据范围检查等,以保证录入数据的质量。
3、数据审核
- 录入的数据需要进行审核,审核可以分为自动审核和人工审核两种方式,自动审核通过预设的规则对数据进行检查,如数据的合法性、一致性等;人工审核则由专门的审核人员对关键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数据清洗
- 对于存在问题的数据,如重复数据、错误数据等,需要进行数据清洗,数据清洗过程中,要根据数据的来源、用途等因素,采用合适的清洗方法,对于重复的客户记录,可以通过比较关键属性(如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来确定并合并重复数据。
5、数据存储与维护
- 清洗后的主数据要存储到合适的数据库中,数据库要具备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在数据存储过程中,要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数据管理员要对主数据进行日常维护,包括数据的更新、数据的版本管理等。
6、数据共享与分发
- 主数据需要在联通的不同系统和部门之间进行共享和分发,在共享和分发过程中,要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通过建立数据共享平台,采用数据接口等技术手段,实现主数据的实时或定期共享,满足不同部门和系统对主数据的需求。
(二)技术支撑
1、数据仓库技术
- 中国联通建立数据仓库来存储和管理主数据,数据仓库能够对大量的主数据进行整合和存储,提供高效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通过数据仓库,可以将来自不同业务系统的主数据按照统一的结构进行组织,方便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
2、数据集成技术
- 采用数据集成技术实现不同系统之间主数据的交换和共享,通过ETL(Extract,Transform,Load)工具,可以将各个业务系统中的主数据抽取出来,经过转换后加载到目标系统中,也可以采用消息队列等技术实现主数据的实时共享。
3、数据质量管理工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利用数据质量管理工具对主数据的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这些工具可以设置数据质量的评估指标,如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等指标,并且能够自动生成数据质量报告,通过数据质量管理工具,可以及时发现主数据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4、数据安全技术
- 为了保障主数据的安全,联通采用了多种数据安全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可以对主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访问控制技术可以对不同用户对主数据的访问权限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和操作主数据。
五、主数据管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挑战
1、数据量庞大
- 中国联通拥有海量的客户数据和业务数据,随着5G业务的发展和物联网的兴起,数据量还在不断增长,如此庞大的数据量给主数据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
2、数据来源复杂
- 主数据的来源非常复杂,包括自有营业厅、代理商、合作伙伴等多个渠道,不同渠道的数据格式、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如何整合这些来自不同渠道的数据成为主数据管理的一个难点。
3、业务需求多变
- 联通的业务在不断发展和创新,新的业务需求不断涌现,随着视频通话、云游戏等新兴业务的推出,对主数据的结构和内容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主数据管理需要能够快速适应业务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数据管理模式。
4、数据安全风险
- 主数据包含大量的客户隐私信息和企业商业机密,如客户的身份信息、通话记录、企业的通信业务使用情况等,在数据共享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着数据泄露、数据篡改等安全风险。
(二)应对策略
1、大数据技术应用
- 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处理庞大的数据量,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如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来存储海量的主数据,采用分布式计算技术(如Spark)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提高主数据管理的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
2、数据标准化与规范化
- 针对数据来源复杂的问题,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对来自不同渠道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数据格式、数据编码等方面的统一,建立数据清洗和转换规则,将不同格式的数据转换为符合标准的数据。
3、敏捷开发与迭代管理
- 在面对业务需求多变的情况下,采用敏捷开发和迭代管理的方法,数据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密切合作,及时了解业务需求的变化,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对主数据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当推出新的业务套餐时,快速调整主数据中的相关业务属性和数据结构。
4、强化数据安全管理
- 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从数据的物理存储、网络传输到应用访问等各个环节,都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定期进行数据安全审计,加强对数据访问的监控,对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制定应急预案等。
六、结论
中国联通的主数据管理模式是一个适应企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和完善的体系,通过明确的目标设定、合理的组织架构、完善的管理流程和先进的技术支撑,联通在主数据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联通仍需持续应对主数据管理面临的各种挑战,不断改进和创新主数据管理模式,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通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保持领先地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