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食品生产企业复产:停产后的监管审核要求》
在食品生产领域,企业的生产活动与公众的健康安全息息相关,当食品生产企业停产后复产时,往往需要接受监管部门的检查,其中停产多久需要重新进行现场审核是一个关键问题。
不同停产时长与重新现场审核的必要性
1、短期停产(例如1 - 2个月以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即使是短期停产,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设备状态以及人员操作熟练程度都可能发生变化,生产环境方面,停产期间可能因为缺乏日常维护和清洁管理,导致微生物滋生、灰尘堆积等问题,设备在闲置一段时间后,其性能和准确性可能受到影响,如温度控制设备、计量器具等,而人员由于一段时间未进行生产操作,可能会出现操作生疏的情况,虽然这种短期停产可能不需要如同新建企业或长期停产企业那样全面深入的审核,但监管部门也应当进行基本的检查,包括对生产车间的卫生状况、设备的校准情况以及人员健康和培训记录的检查等,这有助于确保企业复产时能够迅速恢复到正常的、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生产状态。
2、中期停产(2 - 6个月)
当停产时间达到中期范围时,重新现场审核的要求应更为严格,在这个时间段内,除了上述短期停产可能出现的问题会进一步加剧外,还可能涉及到原材料存储、生产工艺变更等风险,原材料在储存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质、过期或者受到污染等情况,生产工艺如果在停产期间有调整,企业是否按照规定重新进行评估和备案就需要严格审查,监管部门的现场审核应涵盖原材料仓库的全面检查,包括库存原材料的质量、标识、储存条件等,对于生产工艺,要检查企业是否有工艺变更的记录、是否进行了相关的试验和验证,以及变更后的工艺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3、长期停产(6个月以上)
长期停产的食品生产企业在复产时,几乎等同于新建企业的审核标准,这是因为长时间的停产可能使企业的整个生产体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厂房设施可能因为长期闲置而出现结构损坏、通风系统故障等问题,生产设备不仅可能性能下降,而且可能已经不符合现行的食品安全设备标准,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也可能因为人员流动、法规更新等因素而变得不健全,监管部门在进行现场审核时,需要从厂房的建筑结构安全性、设备的更新与重新安装调试、质量管理体系的重新建立与运行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要检查厂房的墙面、地面是否符合食品生产卫生要求,设备是否进行了全面的维护和更新,质量管理制度是否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控制,并且是否有相应的执行记录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生产环境与设施
无论是何种停产时长,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和安全性都是审核的首要内容,这包括车间的墙面、地面、天花板是否易于清洁,通风和排水系统是否正常运行,防虫、防鼠设施是否有效等,对于长期停产企业,还需要检查厂房设施的结构完整性,如是否有漏水、墙体裂缝等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
2、生产设备
设备的清洁、校准和维护记录是审核的重点,监管部门要检查设备在停产前后是否进行了正确的清洁和保养,关键设备的参数是否准确,如食品加工设备的温度、压力控制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对于长期停产的企业,设备的更新或改造情况也需要审查,确保其符合当前的生产要求和安全标准。
3、原材料与包装材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原材料的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食品的安全,监管部门要检查企业库存原材料的进货渠道、检验合格证明、储存条件等,对于包装材料,要审查其是否符合食品包装的相关标准,是否存在破损、污染等情况。
4、人员与质量管理体系
人员的健康状况、培训记录以及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也是审核的重要方面,企业员工应具备健康证明,并且接受了足够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应涵盖文件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等各个环节,并且有相应的记录可查。
食品生产企业停产后复产接受监管部门的检查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根据停产时长的不同,监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审核标准和重点内容,确保企业复产时能够生产出安全、合格的食品,这不仅有助于维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也有利于整个食品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标签: #停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