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安全审计产品:统计功能及其重要性》
一、引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审计产品作为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关键工具,其统计功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它能够从多个维度对信息系统中的各种活动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帮助企业和组织更好地了解自身信息系统的安全状况、合规性情况,并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
二、信息系统安全审计产品应能够统计的内容
1、用户活动统计
- 登录尝试:包括成功登录和失败登录的次数、时间、来源IP地址等信息,统计某个用户在一天内的登录失败次数,如果超过一定阈值,可能表明存在暴力破解密码的攻击风险,对成功登录的时间进行统计,可以分析用户的工作习惯,对于异常的登录时间(如非工作时间大量登录)进行进一步调查,看是否存在账号被盗用的情况。
- 操作权限使用:记录用户在信息系统中对不同权限的使用情况,如文件的读写权限、数据库的查询和修改权限等,统计特定用户对敏感数据的访问频率,若某个普通员工突然频繁访问高度机密的业务数据,这可能是权限滥用或者内部威胁的信号。
- 用户会话时长:了解用户在信息系统中的会话持续时间,过长或过短的会话时长都可能存在问题,极短的会话可能是自动化脚本在尝试获取系统资源,而过长的会话可能意味着用户离开终端时没有及时注销,增加了账号被冒用的风险。
2、系统资源访问统计
- 网络资源访问:统计对网络服务(如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的访问流量、访问频率和访问来源,可以分析哪些外部IP地址对内部网络服务的访问量最大,是否存在异常的高流量访问或者来自可疑IP范围的访问,对于企业内部网络服务,还可以统计不同部门用户对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以便合理分配网络带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存储资源访问:监控对文件存储系统、数据库存储的访问情况,统计文件的读取、写入、删除操作的频率和涉及的文件类型,对关键业务数据库中重要数据表的修改操作进行统计,如果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修改,需要检查是否是正常的业务操作还是恶意篡改数据。
- 计算资源利用:统计信息系统中服务器的CPU、内存等计算资源的使用情况,通过统计不同应用程序或进程对计算资源的占用比例,可以发现是否存在恶意程序消耗过多资源,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一个未知的进程持续占用大量CPU资源,可能是挖矿程序或者恶意攻击软件。
3、安全事件统计
- 漏洞利用尝试:信息系统安全审计产品能够统计针对已知漏洞(如操作系统漏洞、应用程序漏洞等)的利用尝试次数和来源,统计针对某一Web应用程序SQL注入漏洞的攻击尝试,根据攻击的频率和来源IP地址的分布,可以评估漏洞的暴露风险,并及时采取补丁修复或防护措施。
- 恶意软件感染:统计系统内检测到的恶意软件的种类、感染时间、感染源以及受感染的设备或应用程序,这有助于了解恶意软件在信息系统中的传播趋势,如果某种新型恶意软件在短时间内感染了多个终端设备,就需要及时隔离受感染设备,防止进一步传播,并分析感染源是外部网络攻击还是内部移动存储设备带来的。
- 安全策略违规:统计违反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如密码策略、访问控制策略等)的事件数量,统计不符合密码复杂度要求的新密码设置次数,这可以反映出员工对安全策略的遵守程度,同时也可以及时提醒用户修改不符合要求的密码,降低安全风险。
4、合规性相关统计
- 法规遵从性:对于受特定法规(如GDPR、HIPAA等)监管的企业,信息系统安全审计产品可以统计与法规要求相关的数据处理活动,统计涉及个人敏感信息(如客户医疗数据、财务信息等)的访问、存储和传输情况,确保这些活动符合相关法规对于数据保护的要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内部政策执行:统计与企业内部安全政策相关的活动,企业可能规定某些高风险操作需要双人授权,统计未按此规定执行的操作次数,有助于监督内部安全政策的有效执行,发现管理上的漏洞并及时改进。
5、变更统计
- 系统配置变更:统计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配置的变更情况,包括变更时间、变更人员、变更内容等,统计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参数变更,如果变更没有经过正规的审批流程,可能会导致系统不稳定或者安全漏洞的出现。
- 应用程序更新:统计应用程序的更新情况,如更新版本、更新时间、更新后的运行状态等,通过统计可以评估应用程序更新对信息系统的影响,确保更新过程没有引入新的安全风险。
三、结论
信息系统安全审计产品的统计功能涵盖了用户活动、系统资源访问、安全事件、合规性和变更等多个方面,通过全面、准确地统计这些内容,企业和组织能够深入了解信息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合规性,这些统计数据也为安全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在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环境下,不断优化信息系统安全审计产品的统计功能,对于保障信息资产的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