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点登录实现原理全解析
一、基于共享Session的单点登录
在这种类型的单点登录实现中,核心是共享用户的会话(Session)信息,多个应用系统信任同一个Session存储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当用户首次登录到其中一个应用系统(我们称之为源系统)时,源系统会创建一个包含用户身份认证等相关信息的Session,这个Session信息会被存储到共享的Session存储库中,比如可以是一个专门的分布式缓存系统(如Redis),当用户尝试访问其他相关的应用系统(目标系统)时,目标系统会检查共享Session存储库中是否存在该用户对应的Session,如果存在,就意味着用户已经在源系统登录过,目标系统可以直接从共享Session中获取用户信息,从而实现无需再次登录即可访问。
在一个企业内部,有办公自动化系统、邮件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当员工登录办公自动化系统时,Session被创建并共享,之后当员工访问邮件系统时,邮件系统从共享Session存储库中获取到员工已登录的信息,直接放行,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实现相对简单,对于同构系统(使用相同技术栈构建的系统)兼容性较好,它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Session的一致性维护问题,如果共享Session存储库出现故障或者数据不一致,可能会影响单点登录的准确性,对于跨域场景可能需要额外的配置来处理,因为不同域之间的浏览器安全策略可能会限制对共享Session的直接访问。
二、基于票据(Ticket)的单点登录
基于票据的单点登录主要依赖于一种特殊的票据机制来传递用户的登录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当用户在源系统登录成功后,源系统会生成一个加密的票据(Ticket),这个票据包含了用户的身份标识等关键信息,当用户要访问目标系统时,源系统会将票据以某种方式(如通过URL参数或者专门的票据传递接口)传递给目标系统,目标系统收到票据后,会对票据进行验证,验证过程包括解密票据,检查其中的用户标识是否合法,以及检查票据是否被篡改等,如果验证通过,目标系统就认可用户的登录状态。
以一个大型互联网公司为例,旗下有多个业务子系统,如电商平台、社交平台和支付平台,当用户登录电商平台后,获得一个票据,当用户想要进入社交平台时,电商平台将票据传递给社交平台,社交平台验证票据成功后允许用户进入,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它具有较好的跨平台和跨域适应性,票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递,只要目标系统能够识别和验证,票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为一旦票据被窃取或者伪造,可能会导致安全漏洞,对票据的加密算法和验证机制要求较高。
三、基于SAML(安全断言标记语言)的单点登录
SAML是一种基于XML的标准协议,专门用于在不同的安全域之间进行身份认证和授权信息的交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基于SAML的单点登录中,有三个主要角色:身份提供者(IdP)、服务提供者(SP)和用户,当用户尝试访问某个服务提供者(SP)的资源时,SP会将用户重定向到身份提供者(IdP)进行登录,IdP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如果认证成功,IdP会生成一个包含用户身份和授权信息的SAML断言,这个断言会被发送回SP,SP对断言进行验证,验证主要是检查断言的签名是否合法以及断言中的信息是否符合要求,如果验证通过,SP就允许用户访问其资源。
在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单点登录场景中,企业可以作为身份提供者(IdP),合作伙伴的系统作为服务提供者(SP),当合作伙伴系统的用户想要访问企业的某些资源时,会被重定向到企业的身份认证系统进行登录,然后通过SAML断言的传递和验证来实现单点登录,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它遵循标准协议,适用于不同组织和不同技术体系之间的单点登录集成,它具有很强的互操作性和安全性,SAML的配置和实现相对复杂,需要对协议有深入的理解,并且在处理错误和异常情况时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