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利用率:概念、计算与实例解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资源利用率的概念与计算
资源利用率是衡量资源被有效使用程度的一个指标,其计算方式通常为:资源利用率 =(实际使用的资源量÷可使用的资源总量)×100%。
以能源资源为例,假如一个工厂每月从电网获取的电力配额为10万千瓦时(可使用的资源总量),而在一个月内实际消耗的电量为8万千瓦时(实际使用的资源量),那么该工厂的电力资源利用率 =(8÷10)×100% = 80%。
对于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可以从员工的工作时间角度来看,假设一家公司有100名员工,按照每周工作40小时、一个月4周计算,每月可使用的员工工作总时长为100×40×4 = 16000小时(可使用的资源总量),如果实际上员工在一个月内总共工作了12000小时(实际使用的资源量),那么人力资源利用率 =(12000÷16000)×100% = 75%。
二、不同资源利用率的例子
1、土地资源利用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在农业方面,一块100亩的耕地,可种植作物的面积如果是80亩(因为有20亩可能被道路、灌溉设施等占用),实际种植了70亩农作物,那么土地资源利用率(从种植面积角度)=(70÷80)×100% = 87.5%。
- 在城市规划中,一个占地1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规划用于建设厂房、写字楼等的面积为8平方公里,实际建成投入使用的建筑面积占地6平方公里,这里的土地资源利用率(从建设使用面积角度)=(6÷8)×100% = 75%。
2、水资源利用率
- 某城市的自来水厂每天从水源地取水10万立方米(可使用的资源总量),经过供水网络输送到用户端,用户实际使用了8万立方米(实际使用的资源量),这里的水资源利用率 =(8÷10)×100% = 80%。
- 在工业用水方面,一个造纸厂每月从河流取水5000立方米用于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蒸发、产品吸收等原因实际被有效用于造纸工序的水为3500立方米,则该造纸厂的水资源利用率=(3500÷5000)×100% = 70%。
3、设备资源利用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一家工厂有10台机床,每台机床每天理论上可工作24小时(可使用的资源总量为10×24 = 240小时/天),但由于设备维护、订单不足等原因,实际上10台机床每天总共工作180小时(实际使用的资源量),设备资源利用率=(180÷240)×100% = 75%。
- 对于一家运输公司的车辆资源,有20辆货车,每辆货车每月理论上可运行22天(按照一个月30天,除去必要的检修等时间),每天运行10小时,可使用的资源总量为20×22×10 = 4400小时,实际运营中车辆总共运行了3300小时,那么车辆资源利用率=(3300÷4400)×100% = 75%。
资源利用率的高低反映了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有效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对于社会而言,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压力,不同行业和领域需要根据自身特点,通过优化管理、技术创新等手段来提高资源利用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