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与传统虚拟化:深入剖析优缺点》
一、超融合与传统虚拟化的主要区别
(一)架构层面
1、传统虚拟化
- 传统虚拟化架构通常采用三层架构,包括计算(由服务器提供)、存储(独立的存储设备如SAN或NAS)和网络,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到存储设备,虚拟机运行在服务器上,数据存储在独立的存储阵列中,这种架构下,各个组件相对独立,需要分别进行管理和维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在一个企业数据中心中,可能有专门的服务器集群用于计算,通过光纤通道或以太网连接到EMC或NetApp等品牌的存储设备,网络团队需要配置存储网络(如SAN网络)和普通网络,运维人员需要分别关注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的健康状态和性能。
2、超融合
- 超融合架构是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它基于软件定义的理念,通过在标准的x86服务器上安装超融合软件,将服务器的本地磁盘资源聚合起来,形成一个分布式存储池,同时在这些服务器上运行虚拟机。
- Nutanix超融合系统,它在多台普通的x86服务器上部署自己的软件,每台服务器既提供计算资源,其本地磁盘又成为分布式存储的一部分,网络功能也被集成进来,简化了整体架构,实现了资源的高度整合。
(二)存储方式
1、传统虚拟化
- 存储依赖于专门的存储设备,如SAN存储采用块存储方式,NAS存储采用文件存储方式,存储设备通常有自己的存储控制器、缓存和磁盘阵列,通过特定的协议(如iSCSI、FC等)与服务器通信,这种存储方式在数据管理方面相对复杂,例如数据的备份和恢复需要在存储设备上进行专门的配置,而且存储设备的扩展性往往受到其硬件架构的限制。
2、超融合
- 超融合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数据以分布式的方式存储在多个服务器的本地磁盘上,分布式存储具有数据冗余、自动负载均衡等特性,数据在超融合系统中会被自动复制到多个节点上,以防止节点故障导致数据丢失,分布式存储可以根据各个节点的磁盘使用情况自动调整数据的存储位置,实现负载均衡,超融合的存储扩展性较好,可以通过添加服务器节点来增加存储容量和性能。
(三)管理复杂度
1、传统虚拟化
- 由于计算、存储和网络是分离的,管理复杂度较高,运维人员需要掌握不同的管理工具和技术,例如对于服务器要使用服务器管理工具,对于存储要使用存储管理控制台,对于网络要使用网络交换机的配置界面,在进行资源调配时,需要协调不同部门(如服务器团队、存储团队和网络团队)之间的工作。
2、超融合
- 超融合提供了统一的管理界面,通过一个控制台就可以对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进行管理,在VMware vSAN超融合环境中,管理员可以在vCenter管理界面中同时管理虚拟机的计算资源分配和存储资源分配,网络配置也可以在这个界面中进行部分设置,这大大简化了管理流程,减少了管理工作量,提高了管理效率。
二、超融合的优缺点
(一)优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简化架构与降低成本
- 超融合将计算、存储和网络集成在一起,减少了对独立存储设备(如SAN、NAS)和复杂网络连接(如专门的SAN网络)的需求,这意味着企业在硬件采购方面可以节省大量成本,不需要购买昂贵的存储阵列和复杂的网络设备,由于架构简化,数据中心的占地面积也可以减少,降低了机房建设和运营成本。
-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采用超融合方案可以用较少的预算构建一个满足企业需求的IT基础架构,原本需要购买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现在只需要购买几台超融合一体机即可,超融合一体机的安装和部署相对简单,不需要专业的存储和网络工程师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复杂的布线和配置。
2、易于扩展
- 超融合的扩展非常方便,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通过添加服务器节点的方式来增加计算和存储资源,这种线性扩展方式可以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进行,当企业业务增长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如运行更多的虚拟机)或者存储资源(如存储更多的数据)时,只需将新的服务器节点加入超融合集群,系统会自动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和整合。
- 一家电商企业在促销活动期间,业务量急剧增加,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来处理订单和更多的存储资源来存储客户信息,如果采用超融合架构,就可以快速添加服务器节点,使系统能够轻松应对业务高峰。
3、统一管理
- 超融合提供统一的管理界面,管理员可以方便地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无论是虚拟机的创建、删除,还是存储资源的分配、网络的配置,都可以在一个界面中完成,这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而且减少了因不同管理工具之间的兼容性问题而导致的故障风险。
- 在一个大型企业的分支机构中,IT管理员可能只有一两个人,采用超融合架构后,他们可以轻松地管理本地的IT基础架构,而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不同设备的管理方法。
(二)缺点
1、性能依赖于硬件
- 超融合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采用的硬件,如果使用的是低端的x86服务器,其计算能力、磁盘I/O和网络带宽可能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整个超融合系统的性能,在进行大规模数据读写操作时,如果服务器的磁盘转速低、缓存小,那么分布式存储的性能就会大打折扣。
2、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
- 超融合系统通常是由特定厂商提供的软件和硬件解决方案,可能存在与其他厂商的软件或硬件设备的兼容性问题,某些超融合系统可能与企业现有的备份软件或安全设备不兼容,需要进行额外的集成测试和调整,这可能会增加企业在系统集成方面的成本和时间。
三、传统虚拟化的优缺点
(一)优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成熟的技术与广泛的生态系统
- 传统虚拟化技术发展历史悠久,如VMware的虚拟化产品已经在市场上存在多年,拥有成熟的技术体系,它有广泛的生态系统,与众多的软件和硬件厂商合作,很多企业级应用都经过了严格的VMware虚拟化环境测试,在这种环境下运行稳定可靠,有大量的第三方工具可以用于传统虚拟化环境的管理、监控和优化。
2、高性能存储选择
- 传统虚拟化可以选择高性能的独立存储设备,高端的SAN存储设备具有高速的磁盘阵列、大容量的缓存和先进的存储控制器技术,可以提供极高的存储性能,对于对存储性能要求极高的企业应用,如大型数据库系统,传统虚拟化结合高性能存储设备可以满足其对存储I/O和数据可靠性的严格要求。
3、专业化分工与深度定制
- 由于计算、存储和网络分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各个组件进行深度定制,企业可以选择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最优组合,在网络方面,可以根据安全和性能需求定制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在存储方面,可以根据数据类型和访问频率选择不同的存储策略。
(二)缺点
1、高成本
- 传统虚拟化需要购买独立的计算设备、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成本较高,而且这些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也需要专业的人员和技术,增加了人力成本,高端的SAN存储设备价格昂贵,而且需要专门的存储工程师进行维护,为了确保计算、存储和网络之间的高效连接,可能需要购买昂贵的网络设备(如光纤通道交换机)和相关的网络许可证。
2、管理复杂
- 如前文所述,传统虚拟化的管理复杂度较高,由于不同组件需要不同的管理工具,管理员需要掌握多种技能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在资源调配方面,需要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容易出现沟通不畅和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当企业需要增加存储资源时,需要存储团队评估存储设备的容量和性能,服务器团队考虑服务器与存储的连接,网络团队配置网络,整个过程繁琐且容易出错。
3、扩展性受限
- 传统虚拟化的扩展性相对较差,独立的存储设备在扩展容量和性能时可能会受到硬件架构的限制,SAN存储设备在扩展容量时可能需要购买新的磁盘扩展柜,并且在扩展过程中可能需要停机操作,这会影响企业的正常业务运行,传统虚拟化架构在扩展计算资源时,可能需要重新配置网络和存储连接,增加了扩展的复杂性和成本。
超融合和传统虚拟化各有优缺点,企业在选择时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预算、技术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