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变废为宝,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农业生产在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农产品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膜等,这些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有效的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业生产废弃物的种类及危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农作物秸秆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废弃物之一,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数量巨大,大部分秸秆被直接焚烧或丢弃,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严重污染空气,影响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丢弃秸秆会占用大量土地,影响土地的利用效率。
(二)畜禽粪便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便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寄生虫卵和有机物,如果随意排放到环境中,会污染土壤、水体和空气,进入水体后,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渗入土壤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肥力。
(三)农膜
农膜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用于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等,大量使用的农膜难以自然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膜会破坏土壤结构,阻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降低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影响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而且农膜碎片还可能被牲畜误食,造成牲畜死亡。
三、资源化利用的目标与原则
(一)目标
1、提高农业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到[具体年份]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X]%以上,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X]%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X]%以上。
2、通过资源化利用,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创造新的经济价值,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例如通过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有机肥料产业等,增加农民收入。
(二)原则
1、减量化原则,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推广精准农业,合理施肥、用药,减少农药、化肥的浪费,从而减少农业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
2、资源化原则,将农业生产废弃物视为资源,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如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燃料、饲料、肥料,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沼气等。
3、无害化原则,在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过程中,要确保不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危害,在处理畜禽粪便时,要进行有效的消毒和除臭处理,防止病原体传播和异味扩散。
四、资源化利用的具体措施
(一)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秸秆还田
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深翻还田等技术,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政策鼓励农民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同时加强技术培训,确保农民正确操作。
2、秸秆饲料化利用
将秸秆加工成饲料,可以解决部分牲畜的饲料问题,通过青贮、氨化等技术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可以建立秸秆饲料加工厂,将分散的秸秆收集起来进行集中加工,然后销售给养殖户。
3、秸秆能源化利用
发展秸秆生物质发电、秸秆气化等能源化利用项目,秸秆生物质发电可以将秸秆转化为电能,并入国家电网;秸秆气化可以生产可燃气体,用于农村居民的炊事和取暖,这不仅解决了秸秆的出路问题,还为农村提供了清洁能源。
4、秸秆原料化利用
利用秸秆制作板材、造纸等,鼓励企业开发秸秆原料化利用技术和产品,建立秸秆原料化利用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高秸秆原料化利用的规模和效益。
(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1、沼气工程
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将畜禽粪便收集起来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气可以作为农村清洁能源,用于炊事、照明和发电;沼液和沼渣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可以用于农作物种植,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有机肥料生产
将畜禽粪便进行堆肥处理,制成有机肥料,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等方式,加快堆肥过程,提高堆肥质量,可以建立有机肥料生产企业,将有机肥料进行商品化生产和销售,提高畜禽粪便的附加值。
3、生态养殖模式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如“猪 - 沼 - 果”“牛 - 沼 - 菜”等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畜禽粪便通过沼气工程处理后,沼液和沼渣用于果园、菜园的施肥,实现养殖与种植的有机结合,减少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三)农膜资源化利用
1、农膜回收体系建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建立健全农膜回收网络,在农村设立农膜回收点,方便农民交售农膜,对回收农膜的企业或个人给予补贴,提高其积极性,加强对农膜回收利用的技术研发,提高回收农膜的再加工利用能力。
2、推广可降解农膜
加大对可降解农膜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可降解农膜在使用后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较快地分解,减少残膜对土壤的污染,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政策鼓励农民使用可降解农膜,引导农膜生产企业向可降解农膜生产转型。
五、保障措施
(一)政策支持
1、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财政补贴政策,对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如对秸秆还田、沼气工程建设、农膜回收等给予补贴。
2、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企业减免相关税收,鼓励企业投资发展相关产业。
(二)技术研发与推广
1、加大对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相关技术研究,重点攻克秸秆能源化、畜禽粪便高效处理、可降解农膜等关键技术。
2、建立技术推广体系,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等方式,将先进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到广大农村地区,提高农民和企业的技术应用水平。
(三)监督管理
1、加强对农业生产废弃物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和利用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防止出现二次污染。
2、建立健全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农作物秸秆还田标准、畜禽粪便处理标准、农膜回收标准等,为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六、结论
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实施上述方案,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膜等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政策支持、技术研发和监督管理等保障措施,推动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