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恢复计划:聚焦信息资产的保护与业务连续性的保障》
一、什么是灾难恢复计划
灾难恢复计划(Disaster Recovery Plan,DRP)是一套预先制定的策略、流程和程序,旨在确保在遭受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飓风)、人为灾难(如火灾、网络攻击、恐怖袭击)或技术故障(如硬件故障、软件崩溃)等意外事件后,组织能够快速恢复其关键信息资产和业务运营,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灾难恢复计划关注信息资产的多方面
1、数据完整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数据是组织最重要的信息资产之一,灾难恢复计划要确保数据在灾难发生前后的完整性,这意味着在日常运营中,要有完善的数据备份策略,采用定期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相结合的方式,全量备份能够在一个时间点上完整地保存所有数据,而增量备份则可以在全量备份的基础上,只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发生变化的数据,这样既节省了存储空间,又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 在恢复数据时,要能够准确地按照备份的顺序和方式进行还原,避免数据的丢失或损坏,对于数据库系统,要确保表结构、数据记录以及索引等都能准确恢复到灾难发生前的状态,如果数据完整性遭到破坏,可能会导致业务流程中断,如企业的财务系统数据出错,会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企业的决策和运营。
2、数据可用性
- 信息资产只有在可用的情况下才能为组织创造价值,灾难恢复计划需要考虑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数据重新可用,这可能涉及到建立冗余的数据中心,采用热备份站点,它是一个与主数据中心完全同步运行的备份站点,当主站点发生灾难时,业务可以无缝切换到热备份站点,用户几乎感觉不到业务的中断。
- 对于数据的访问权限也要在灾难恢复过程中得到正确的维护,确保合法的用户能够正常访问数据,而非法用户无法获取敏感信息,在灾难恢复后,企业的员工能够凭借正确的身份验证登录到业务系统,访问他们所需的工作数据,如销售部门能够查询客户订单信息,生产部门能够获取生产计划等。
3、数据保密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即使在灾难恢复的过程中,信息资产的保密性也不能被忽视,组织的敏感数据,如客户的隐私信息、企业的商业机密等必须得到保护,灾难恢复计划要规定在数据传输、存储和恢复过程中的加密措施。
- 在将备份数据传输到异地存储中心时,要采用加密通道传输,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在存储方面,要对存储设备进行加密,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使用正确的密钥才能解密数据,在恢复数据时,也要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得到维护,避免在恢复过程中数据泄露给未授权的人员。
4、业务系统的恢复
- 除了数据,业务系统本身也是重要的信息资产,灾难恢复计划要涵盖业务系统的架构恢复,这包括硬件设备的重新配置、软件系统的重新安装和设置等,对于一个基于云计算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在灾难发生后,要能够迅速重新部署云计算环境,安装和配置ERP软件,恢复系统的参数和工作流程。
- 要确保业务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得到恢复,企业中的各个业务系统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如供应链管理系统与库存管理系统、销售系统之间存在数据交互关系,在灾难恢复时,要恢复这些系统之间的接口和数据交互机制,使整个业务流程能够正常运行。
5、人员与流程的协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灾难恢复计划中,人员是关键因素之一,要明确在灾难发生时不同人员的职责,包括应急响应团队、技术支持人员、业务部门人员等,应急响应团队负责对灾难事件的初步评估和应急处理,技术支持人员负责恢复信息资产和业务系统,业务部门人员则负责在系统恢复后尽快开展业务操作。
- 流程的协调也非常重要,要有清晰的灾难预警、应急响应、恢复操作和业务重启等流程,这些流程要进行定期的演练,以确保在实际灾难发生时,人员能够熟练地按照流程进行操作,提高灾难恢复的效率。
灾难恢复计划对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关注信息资产的各个方面,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灾难事件,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