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输液港并发症及护理全解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输液港的并发症
(一)感染
1、局部感染
- 表现为输液港植入部位周围皮肤红肿、疼痛、发热,有时可伴有脓性分泌物,这可能是由于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如皮肤消毒不彻底,或者术后局部护理不当,如伤口过早沾水等原因引起。
- 长期使用输液港,反复穿刺也会增加局部感染的风险,当皮肤表面的细菌沿着穿刺针道进入皮下组织,就容易引发炎症反应。
2、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 细菌进入输液港导管内,进而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发热、寒战、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症状,这种感染可能是因为输液港的肝素帽或无损伤针被污染,或者是在连接输液装置时细菌侵入导管所致。
(二)血栓形成
1、纤维蛋白鞘形成
- 这是输液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当血液中的纤维蛋白附着在导管表面时,就会逐渐形成纤维蛋白鞘,它可能会导致输液不畅,因为纤维蛋白鞘会阻碍药物和液体顺利通过导管进入血液循环。
- 纤维蛋白鞘还可能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进一步增加感染的风险。
2、导管内血栓
- 由于血液在导管内流动缓慢、高凝状态或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可在导管内部形成血栓,导管内血栓会完全堵塞导管,使输液港失去功能,同时血栓一旦脱落,还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的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三)导管堵塞
1、药物沉淀堵塞
- 某些药物在溶液中溶解度较低,如甘露醇、脂肪乳等,在输液过程中如果与其他药物混合不当或者输液速度过慢,就容易在导管内形成沉淀,从而堵塞导管。
2、血液回流堵塞
- 当输液结束后封管操作不当,如封管液量不足或者封管时没有采用正压封管的方法,就可能导致血液回流到导管内,形成血凝块堵塞导管。
(四)输液港移位或扭转
1、植入部位因素
- 患者在植入输液港后,如果局部受到较大外力撞击或者过度活动,可能会导致输液港在皮下发生移位,患者在睡眠中不小心压迫到植入输液港的部位,或者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时,都可能引起输液港的移位。
2、手术因素
- 在手术植入输液港时,如果固定不牢固,也会增加输液港移位或扭转的可能性,一旦输液港发生移位或扭转,会影响输液港的正常使用,可能导致穿刺困难,甚至需要重新调整或更换输液港。
(五)皮肤过敏
1、对贴膜过敏
- 输液港使用过程中需要在局部覆盖透明贴膜以保持清洁,部分患者可能对贴膜的材质过敏,表现为贴膜覆盖部位皮肤瘙痒、红斑、皮疹等,这可能会影响贴膜的固定效果,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不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对消毒剂过敏
- 在输液港维护过程中,常用的消毒剂如碘伏、酒精等,也可能引起患者皮肤过敏,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的风险。
(六)囊袋血肿
1、手术创伤
- 输液港植入过程中,手术操作会对局部组织造成一定的创伤,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如果止血不充分,血液就会在囊袋内积聚形成血肿。
2、患者凝血功能异常
- 对于一些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如患有肝病、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等,在植入输液港后更容易出现囊袋血肿的情况,血肿不仅会影响伤口愈合,还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输液港并发症的护理
(一)感染的护理
1、预防措施
-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在输液港植入、维护及输液过程中,确保所有操作环节的无菌性,术前对患者皮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如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消毒范围要足够大。
- 定期更换输液港的肝素帽和无损伤针,一般肝素帽每周更换1 - 2次,无损伤针每7天更换一次。
-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保持输液港植入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
2、感染后的处理
- 一旦发现局部感染,应及时采集局部渗出物或血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 对局部感染部位进行清洁和换药,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根据感染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如银离子敷料等,促进炎症消退。
(二)血栓形成的护理
1、预防措施
- 对于存在高凝状态的患者,如癌症患者、长期卧床患者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
- 输液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输液速度适宜,避免血液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长。
- 在封管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正压封管,确保封管液充满整个导管,防止血液回流。
2、血栓处理
- 如果发现纤维蛋白鞘形成或导管内有血栓,可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具体方法是根据导管的容量,将适量的尿激酶溶液注入导管内,保留一定时间后抽出,反复操作直至血栓溶解,但在溶栓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等不良反应。
(三)导管堵塞的护理
1、预防措施
- 在输注易形成沉淀的药物前后,要使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导管,对于两种不相容的药物之间,要使用足够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冲管,避免药物在导管内混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将刺激性小的药物先输入,刺激性大的药物后输入。
-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封管技术,确保封管液的量和封管方法正确。
2、堵塞处理
- 如果是药物沉淀堵塞,可以尝试使用特殊的溶剂进行冲洗,如对于脂肪乳堵塞可以使用70%乙醇溶液冲洗,但在使用特殊溶剂冲洗时要注意其对导管材料的影响。
- 对于血液回流堵塞形成的血凝块,可以先尝试使用尿激酶溶栓,方法与处理血栓时相同。
(四)输液港移位或扭转的护理
1、预防措施
- 向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避免在植入输液港的一侧肢体进行剧烈活动,避免外力撞击植入部位。
- 手术医生在植入输液港时要确保固定牢固,选择合适的植入位置和固定方式。
2、移位或扭转后的处理
- 如果发现输液港移位或扭转,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线、B超等确定其位置和状态,如果移位较轻,可以尝试在超声引导下重新调整输液港的位置;如果移位严重或扭转导致导管断裂等情况,可能需要重新植入输液港。
(五)皮肤过敏的护理
1、预防措施
- 在选择贴膜时,可以先对患者进行贴膜过敏试验,选择透气性好、低敏的贴膜。
- 在使用消毒剂时,注意观察患者皮肤反应,对于容易过敏的患者可以选择其他替代的消毒剂,如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
2、过敏处理
- 一旦发现皮肤过敏,应立即更换贴膜或消毒剂,对于皮肤过敏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局部涂抹糖皮质激素软膏,如地塞米松软膏等;对于过敏症状较重的患者,可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等。
(六)囊袋血肿的护理
1、预防措施
- 手术医生在植入输液港时要仔细操作,尽量减少血管和组织的损伤,手术结束时要确保彻底止血。
- 对于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在植入输液港前要积极纠正凝血功能,如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等。
2、血肿处理
- 对于较小的囊袋血肿,可以采用局部冷敷的方法,促进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在血肿形成后的24 - 48小时后,如果血肿没有继续增大,可以改为热敷,以促进血肿吸收,对于较大的血肿,如果影响伤口愈合或存在感染风险,可能需要进行穿刺抽吸或切开引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