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监理机构人员优化与监理项目成本控制的协同策略》
一、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备的重要性
项目监理机构人员的合理配备是确保项目监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在工程项目中,监理人员如同“把关者”,他们的专业素养、数量和结构配置直接影响着监理工作的质量、效率以及最终项目的成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对监理工作质量的影响
不同专业背景的监理人员能够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土建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可以准确判断建筑结构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如混凝土浇筑是否符合规范、钢筋的配筋和绑扎是否正确;电气专业的监理人员则能确保电气系统的布线、设备安装符合安全和设计要求,如果人员配备不合理,缺乏某一关键专业的监理人员,就可能导致该专业领域的质量问题被忽视,从而影响整个项目的质量。
(二)对监理工作效率的影响
合理数量的监理人员能够保证各项监理工作及时、有序地进行,如果人员不足,可能会出现工作积压,无法及时对施工过程进行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导致问题发现滞后,处理不及时,进而影响工程进度,相反,人员过多则可能造成职责不清、工作重复,降低工作效率。
(三)对项目成本的影响
监理人员的配备与项目成本密切相关,不合理的人员配备可能导致监理费用过高,在不需要过多高级别监理人员的项目阶段配备了过多高级工程师,增加了人力成本,如果由于人员配备不当导致工程质量问题或进度延误,也会间接增加项目的成本,如返工成本、工期延误的赔偿等。
二、做好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备的措施
(一)基于项目规模与复杂程度的人员数量确定
1、对于规模较小且相对简单的项目,如小型住宅建设项目,人员配备应精简高效,可以设置一名总监理工程师全面负责项目监理工作,配备一到两名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负责土建和安装工程,再配备一名监理员协助进行现场的旁站和资料整理工作。
2、对于大型、复杂的项目,如大型商业综合体或工业园区建设项目,需要根据不同的专业领域和施工阶段详细规划人员数量,在基础施工阶段,由于涉及大量的土方工程、地下结构施工,需要配备较多的土建专业监理人员,包括擅长深基坑支护、桩基础施工的专业工程师,在主体施工阶段,除了土建人员外,还需要增加电气、暖通、给排水等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并且根据施工面积和工程量合理确定每个专业的人数,每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可配备一名土建专业监理工程师,每5000平方米配备一名安装专业监理工程师,要配备足够数量的监理员进行现场的实时监督,确保每个施工区域都能得到有效的监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依据项目专业需求的人员结构配置
1、全面覆盖专业领域
工程项目涵盖多个专业领域,在人员结构配置上要确保无专业遗漏,除了常见的土建、安装专业外,对于一些特殊项目,如化工项目,还需要配备化工工艺专业的监理人员;对于智能化建筑项目,要配备弱电智能化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在一个综合性的大型项目中,应形成以土建专业为核心,安装(电气、暖通、给排水等)、装饰装修、园林景观等多专业协同的监理团队结构。
2、考虑人员的专业层次
人员结构应包括不同专业层次的人员,如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和助理工程师(监理员),高级工程师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能够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在项目监理中担任技术顾问和决策指导的角色;工程师是项目监理工作的主力,负责具体的监理任务实施;监理员则主要协助工程师进行现场数据采集、简单的检查工作等,合理的比例一般为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监理员 = 1:3:5,当然这个比例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技术难度较高的项目中,可以适当增加高级工程师的比例。
(三)人员素质与能力要求
1、专业知识与技能
监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包括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工程技术知识等,监理工程师应熟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能够准确判断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他们还应具备一定的工程管理技能,如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监理人员还应掌握一些先进的工程管理软件和检测工具的使用,如BIM技术在项目进度和质量管控中的应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操作。
2、沟通协调能力
监理人员在项目中处于多方协调的核心位置,需要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他们要能够准确传达建设单位的要求和监理意见给施工单位,同时也要及时向建设单位反馈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出现争议时,能够协调各方达成共识,当施工单位对监理提出的质量整改意见存在异议时,监理人员要能够通过合理的沟通方式,依据规范和合同条款,说服施工单位接受整改要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职业道德与责任心
监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他们不能接受施工单位的贿赂或不正当利益,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进行监理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对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负责,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敷衍了事。
(四)人员的动态调整
1、根据项目进度调整
项目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对监理人员的需求会发生变化,在项目的前期筹备阶段,主要需要总监理工程师和部分有经验的工程师与建设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制定监理规划等工作,此时对监理员的需求较少;而在项目的大规模施工阶段,对各类专业监理人员和监理员的需求达到高峰;到了项目的收尾阶段,如竣工验收阶段,主要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对整体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部分监理员可以逐步撤离项目,要根据项目进度合理调整人员的进出。
2、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调整
如果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特殊情况,如工程变更导致某些专业的工作量大幅增加,或者出现了质量、安全事故需要加强监管力度时,应及时调整人员配置,当工程变更增加了大量的钢结构工程时,应及时补充钢结构专业的监理人员;当发生安全事故后,要增加安全管理方面的专业监理人员,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措施的监督检查。
通过以上对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备的多方面考虑和措施实施,可以在保证监理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控制监理项目成本,从而实现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各参与方的共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