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数据仓库建模的两种方式,数据仓库建模方法论

欧气 2 0

《数据仓库建模方法论:维度建模与范式建模全解析》

一、引言

在当今数据驱动的时代,数据仓库作为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建模方式至关重要,有效的数据仓库建模能够提高数据的可用性、一致性和可扩展性,为企业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数据仓库建模主要有维度建模和范式建模两种方式,它们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业务场景。

二、维度建模

数据仓库建模的两种方式,数据仓库建模方法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概念与核心思想

维度建模是一种面向用户需求、以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为导向的数据建模方法,它的核心思想是将数据按照事实表和维度表进行组织,事实表包含业务过程中的度量值,如销售额、销售量等,是数据仓库中的核心数据,维度表则描述了事实表中度量值的相关维度信息,例如时间维度(年、月、日等)、地理维度(国家、地区、城市等)、产品维度(产品名称、类别、型号等)。

(二)构建步骤

1、选择业务过程

首先要确定企业中需要进行分析的业务过程,例如销售业务过程、生产业务过程等,这是构建维度模型的基础,所有的数据组织都围绕着选定的业务过程展开。

2、确定事实

针对选定的业务过程,找出其中的度量值作为事实,这些事实必须是可加性的、半可加性的或者非可加性的数值,在销售业务过程中,销售额是可加性的事实,而平均售价则是半可加性的事实。

3、确定维度

分析与业务过程和事实相关的各种维度,这些维度应该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事实进行描述,对于销售业务过程,除了前面提到的时间、地理和产品维度外,还可能包括客户维度(客户姓名、年龄、性别等)。

4、构建事实表和维度表

根据确定的事实和维度,构建事实表和维度表,事实表中的每行记录代表一个业务事件,包含业务过程的度量值以及与维度表的关联键,维度表则包含维度的属性信息。

(三)优点

1、简单易懂

维度建模以直观的方式组织数据,非常符合业务用户的思维模式,业务用户能够很容易地理解数据仓库中的数据结构,从而方便地进行数据分析和查询操作。

2、高效查询性能

由于维度表和事实表的结构设计,使得在进行数据分析查询时,可以通过预先定义好的关联关系快速获取所需数据,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多维度分析查询,维度建模能够提供较好的性能支持。

3、可扩展性

当企业业务发生变化时,维度建模可以相对容易地对模型进行扩展,当有新的产品类别或者新的销售渠道出现时,可以方便地在相应的维度表中添加新的属性或者记录。

(四)缺点

1、数据冗余

为了提高查询性能,维度建模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数据冗余,在多个维度表中可能会重复存储一些基本的描述性信息,虽然这种冗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查询效率,但也增加了数据存储的成本和数据一致性维护的难度。

数据仓库建模的两种方式,数据仓库建模方法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不适合复杂事务处理

维度建模主要侧重于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对于涉及复杂事务处理的业务场景,如实时的订单处理、库存管理等,其数据结构可能不太适合。

三、范式建模

(一)概念与核心思想

范式建模是基于关系数据库理论中的范式(Normal Form)概念进行的数据建模方法,它的目的是通过消除数据冗余和确保数据的一致性来构建规范化的数据结构,范式建模遵循一系列的范式规则,从第一范式(1NF)到第五范式(5NF),每一个更高的范式都对数据的规范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构建步骤

1、需求分析

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需求,包括业务流程、数据来源、数据的使用方式等,这是范式建模的前提,只有准确把握业务需求,才能构建出合适的范式模型。

2、确定实体和关系

根据业务需求,识别出业务中的实体(如客户、产品、订单等)以及实体之间的关系(如客户与订单之间的一对多关系、产品与订单之间的多对多关系等)。

3、规范化设计

按照范式规则对识别出的实体和关系进行规范化设计,在第一范式中,要求每个属性都是原子性的,即不能再分解;在第二范式中,要求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等,通过逐步提高范式的级别,消除数据冗余和数据异常。

4、构建数据库表

根据规范化后的实体和关系,构建相应的数据库表,每个表都有明确的主键和外键关系,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三)优点

1、数据一致性

范式建模通过严格的规范化过程,最大程度地消除了数据冗余,从而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在企业数据量较大且数据来源复杂的情况下,这一点尤为重要。

2、数据完整性

范式建模中明确的实体关系和键约束机制,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通过外键约束,可以防止非法的关联关系出现在数据中。

3、适用于复杂事务处理

由于其规范化的数据结构,范式建模非常适合处理复杂的事务处理场景,如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中的订单管理、库存管理等业务。

数据仓库建模的两种方式,数据仓库建模方法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四)缺点

1、复杂的模型结构

范式建模遵循严格的范式规则,导致模型结构相对复杂,对于非技术人员,尤其是业务用户来说,理解和使用范式模型可能会比较困难。

2、查询性能挑战

由于范式模型为了消除冗余而将数据分散在多个表中,在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查询时,可能需要进行大量的表连接操作,这会影响查询的性能,特别是在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查询性能的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

四、维度建模与范式建模的对比与选择

(一)对比

1、数据结构

维度建模的数据结构以事实表和维度表为核心,相对简单直观;范式建模则是基于规范化的实体关系构建,结构较为复杂。

2、数据冗余

维度建模存在一定的数据冗余以提高查询性能;范式建模则致力于消除数据冗余。

3、性能方面

维度建模在数据分析查询性能上表现较好,尤其是多维度分析;范式建模在事务处理性能方面有优势,但在复杂数据分析查询时可能面临性能挑战。

4、适用场景

维度建模适用于以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为主的场景,如数据仓库、商业智能系统;范式建模适用于复杂事务处理系统,如ERP、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中的事务处理部分。

(二)选择

企业在选择数据仓库建模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果企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并且业务用户需要方便地使用数据仓库,那么维度建模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如果企业需要处理大量的复杂事务,并且对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要求较高,同时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维护系统,那么范式建模可能更为合适,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两种建模方式结合使用,在数据仓库的底层数据存储中采用范式建模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而在数据仓库的前端分析层采用维度建模来提供高效的数据分析支持。

五、结论

数据仓库建模的维度建模和范式建模各有优劣,它们在不同的业务场景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数据特点、用户需求以及技术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建模方式,或者探索将两者结合的混合建模方式,以构建高效、可靠的数据仓库,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标签: #数据仓库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