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发热反应
1、预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有效期,确保无破损、无污染。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在配液过程中避免污染。
2、处理
- 一旦发生发热反应,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
- 通知医生,同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体温的变化,对于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如冷敷额头等,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 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以便进行检测,查找发热原因。
(二)急性肺水肿
1、预防
-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是对于心肺功能不全、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患者。
- 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呼吸、心率、肺部听诊等。
2、处理
- 出现急性肺水肿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时,应立即停止输液,让患者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6 - 8L/min),湿化瓶内加入20% - 30%乙醇溶液,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改善气体交换。
- 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三)静脉炎
1、预防
- 严格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 选择刺激性小的药液,对于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输入。
- 在输液过程中,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避免药液渗出血管外。
2、处理
- 一旦发生静脉炎,应停止在患肢输液,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
- 局部可采用热敷或硫酸镁湿敷,以缓解疼痛和炎症,对于炎症较重者,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二、肌肉注射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局部硬结
1、预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瘢痕、硬结等部位注射。
- 注射时,严格掌握进针深度和角度,避免药液注入皮下组织。
- 对于长期需要肌肉注射的患者,应轮流更换注射部位。
2、处理
- 局部热敷,可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每次热敷15 - 20分钟,每天3 - 4次,以促进硬结消散。
- 也可采用土豆片外敷或硫酸镁湿敷等方法。
(二)坐骨神经损伤
1、预防
- 正确选择注射部位,臀部肌肉注射时,应选择外上象限为注射区,避免在坐骨神经走行部位注射。
- 在注射前,准确评估患者的体位和肌肉情况,确保注射的准确性。
2、处理
- 一旦发生坐骨神经损伤,应立即停止注射,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12等。
- 对患肢进行功能锻炼,如按摩、被动运动等,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三、导尿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泌尿系统感染
1、预防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在导尿过程中,对尿道口、会阴部进行彻底消毒。
- 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尽量选择粗细适宜、质量好的导尿管,并保持导尿管的通畅。
- 定期更换导尿管和集尿袋,一般导尿管每周更换1次,集尿袋每周更换2次。
2、处理
- 一旦发现泌尿系统感染,应增加患者的饮水量,以起到自然冲洗尿路的作用。
- 根据尿液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 每天对尿道口进行清洁消毒,必要时更换导尿管。
(二)尿道黏膜损伤
1、预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选择合适型号的导尿管,避免导尿管过粗。
- 在插入导尿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强行插入。
- 对于男性患者,应将阴茎提起,使其与腹壁成60°角,以利于导尿管插入。
2、处理
- 轻度尿道黏膜损伤,可多饮水,保持尿路通畅,一般可自行愈合。
- 对于损伤较重,出现血尿等情况者,应立即停止导尿操作,必要时请泌尿外科医生会诊,进行相应的处理。
四、鼻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误吸
1、预防
- 在鼻饲前,应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吞咽功能等,对于昏迷患者,应将床头抬高30° - 45°。
- 鼻饲时,应缓慢注入食物或药液,每次鼻饲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200ml。
- 鼻饲后,保持床头抬高30分钟以上,防止食物反流。
2、处理
- 一旦发生误吸,应立即停止鼻饲,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的异物和分泌物。
- 对于误吸严重者,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吸氧、吸痰等处理,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二)腹泻
1、预防
- 鼻饲液应现配现用,避免污染。
- 控制鼻饲液的温度,一般在38℃ - 40℃之间。
- 鼻饲液的浓度和量应逐渐增加,避免一次给予过多、过浓的鼻饲液。
2、处理
- 发生腹泻时,应减少鼻饲量,降低鼻饲液的浓度。
- 观察患者的大便情况,必要时留取大便标本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给予相应的治疗,如使用止泻药物等。
在护理操作中,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术,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