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数据数据治理的全面步骤:构建高质量数据的基石》
一、主数据数据治理的概述
主数据是企业内具有高业务价值、跨部门共享且相对稳定的数据,如客户数据、产品数据、员工数据等,主数据数据治理是对这些关键数据进行管理、维护和提升质量的一系列流程和策略,有效的主数据数据治理能够确保企业内部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为企业的决策制定、业务运营、客户服务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主数据数据治理的步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定义主数据范围与战略
- 业务需求分析
- 首先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各个业务部门的需求,销售部门可能关注客户的联系方式、购买历史等主数据;生产部门则对产品的规格、物料清单等主数据更为关心,通过与各部门的沟通、调研和研讨会等形式,全面梳理业务流程中对主数据的需求。
- 分析业务流程中的数据痛点,如数据不一致导致的订单处理延误、客户投诉增多等问题,这有助于明确主数据治理在解决业务问题方面的关键作用。
- 确定主数据范围
- 根据业务需求,明确哪些数据是主数据,这可能需要对企业的数据资产进行分类和评估,对于一家制造企业,产品主数据可能包括产品编号、名称、型号、描述、成本等关键属性;而对于服务型企业,服务项目的名称、价格、服务内容等可能构成主数据。
- 建立主数据的层级关系,如客户主数据下可能包含客户基本信息、客户分类信息、客户信用信息等子层级。
- 制定主数据战略
- 明确主数据治理的目标,如提高数据质量以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准确的主数据提升客户满意度等。
- 确定主数据治理的长期规划,包括分阶段的实施计划、资源分配和预期的收益等,在第一阶段重点解决客户主数据的质量问题,第二阶段扩展到产品主数据治理等。
2、建立主数据管理组织与职责
- 组建主数据管理团队
- 包括数据所有者、数据管理员、数据分析师等角色,数据所有者通常是业务部门的负责人,他们对主数据的业务含义和使用场景负责;数据管理员负责主数据的日常维护、更新和数据质量监控;数据分析师则对主数据进行分析,提供数据质量报告和改进建议。
- 明确职责与权限
- 清晰定义每个角色在主数据治理中的职责,数据所有者有权决定主数据的定义和使用规则;数据管理员负责按照规定的流程对主数据进行录入、修改等操作,并且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数据分析师有获取主数据进行分析的权限,但必须遵守数据安全和保密规定。
- 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 在不同角色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如定期的主数据管理会议、即时通讯群组等,这有助于及时解决主数据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数据冲突、业务规则变更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主数据标准制定
- 数据格式标准
- 确定主数据的格式规范,例如日期格式统一为“YYYY - MM - DD”,电话号码采用特定的格式等,这有助于在不同系统之间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和兼容性。
- 编码规则制定
- 对于产品编号、客户编号等主数据,建立统一的编码规则,编码规则应具有唯一性、可扩展性和易识别性,产品编号可以采用分类码 + 顺序码的形式,其中分类码表示产品的类别,顺序码表示该产品在类别中的序号。
- 数据质量标准
- 定义主数据的质量指标,如数据的准确性要求达到98%以上、完整性要求所有必填字段都有值等,确定数据质量的评估方法,如定期的数据抽样检查、数据比对等。
4、主数据集成与整合
- 识别数据源
- 找出企业内部所有涉及主数据的数据源,可能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等,客户主数据可能同时存在于CRM系统和销售管理系统中。
- 数据清洗
- 在集成之前,对各个数据源中的主数据进行清洗,这包括去除重复数据、纠正错误数据、补充缺失数据等操作,对于存在多个版本的客户联系方式,通过数据清洗确定最准确的联系方式。
- 数据集成
- 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将不同数据源中的主数据集成到一个主数据管理平台或数据仓库中,可以使用数据接口、数据抽取 - 转换 - 加载(ETL)工具等进行数据集成,将ERP系统中的产品主数据和CRM系统中的客户主数据集成到统一的主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
5、主数据质量管理
- 数据质量监控
- 建立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主数据的质量进行检查,可以通过设置数据质量规则,如数据的取值范围、数据的关联性等,一旦发现数据违反规则,及时发出警报,如果产品价格超出了预设的合理范围,系统自动报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数据质量改进
- 根据数据质量监控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数据准确性问题,可以通过数据溯源找到错误源头并进行修正;对于数据完整性问题,可以完善数据录入流程或进行数据补全操作。
- 数据质量评估与反馈
- 定期对主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估,如每个季度评估一次数据质量提升的效果,将评估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持续改进主数据治理工作。
6、主数据安全与隐私管理
- 数据安全策略制定
- 确定主数据的访问权限,如不同级别的用户对主数据有不同的访问权限,普通员工只能查看部分客户主数据,而销售经理可以查看和修改更多的客户信息。
- 建立数据加密机制,对敏感的主数据如客户的身份证号码、企业的财务数据等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
- 隐私保护
- 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保护主数据中的隐私信息,在处理客户主数据时,要确保客户的个人隐私不被侵犯,在数据共享和使用过程中要获得客户的同意。
7、主数据持续优化
- 业务流程调整反馈
- 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和变化,主数据治理需要不断适应新的业务需求,当企业推出新的产品系列时,主数据的定义、标准和管理流程都需要相应调整。
- 技术更新与改进
- 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不断优化主数据治理,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以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对主数据进行质量分析和预测,提前发现可能出现的数据质量问题并加以解决。
主数据数据治理是一个持续的、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从战略、组织、技术、流程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主数据的质量和价值,从而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