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合规性审查:主要内容及排除项》
一、合规性审查的含义
合规性审查是一种系统的、全面的评估过程,旨在确保组织、项目、业务活动或个人的行为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行业标准、合同约定以及内部规章制度等要求,它是维护正常秩序、防范风险、保障各方权益的重要手段。
二、合规性审查的主要内容
1、法律法规遵循审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这是合规性审查最基本的内容,无论是企业还是其他组织,在开展各项活动时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遵守环境保护法,确保其生产活动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度污染,对于制造业企业,要检查其是否按照相关的污染排放规定安装了必要的环保设备,排放指标是否在法定范围内,在劳动用工方面,要审查是否遵守劳动法,包括员工的工资支付、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企业不能存在拖欠员工工资、超时加班不给加班费、不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等违法行为。
- 在金融领域,金融机构必须遵守诸如银行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时,要审查贷款申请人的资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不能违规发放贷款,如向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或个人发放大额贷款等情况,证券机构在发行证券、进行证券交易等活动中,要遵循证券市场的监管法规,防止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2、政策遵循审查
- 组织的活动需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导向,以产业政策为例,政府为了推动某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可能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企业如果想要享受这些政策,就必须满足政策规定的条件,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国家可能规定只有其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达到一定的续航里程、电池安全标准等要求,并且在研发投入方面达到一定比例,才能够获得相应的补贴,在土地使用政策方面,企业在建设厂房或办公场所时,要遵循当地的土地规划政策,不能违规占用耕地或在不符合土地用途的区域进行建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行业标准审查
- 不同行业有各自的标准规范,在建筑行业,建筑企业必须遵守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施工安全标准等行业标准,从建筑材料的选用到施工工艺的操作,都要符合相关标准,建筑中使用的钢材必须达到规定的强度标准,混凝土的配比要符合耐久性和强度要求,在医疗行业,医疗机构要遵守医疗服务质量标准、医疗器械和药品的使用规范等,医院的诊疗流程要符合医疗行业的标准操作程序,医疗器械的采购要从合法的渠道进行并且符合质量标准,药品的储存、使用也要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4、合同约定审查
- 当组织与其他方签订合同后,必须按照合同条款履行义务,对于企业间的买卖合同,要审查双方是否按照合同约定的交货时间、交货地点、货物质量标准、付款方式等履行,如果一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货物或者支付货款,就构成违约,在服务合同中,如软件开发服务合同,要审查软件开发方是否按照合同约定的功能要求、开发进度、售后服务等条款履行义务,委托方是否按照约定支付开发费用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合规性审查主要内容不包括的项(假设情况)
合规性审查主要内容不包括与组织战略目标相关但不涉及合规要求的纯商业决策内容,企业决定进入某个新兴市场的决策本身不属于合规性审查的范畴,虽然企业在进入新市场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合规性问题,如当地的市场准入法规等,但单纯的市场战略选择,如基于市场潜力、竞争优势等商业因素决定进入某个特定区域市场,而不是基于合规与否的判断,不属于合规性审查的内容,再比如,企业内部对于产品研发方向的选择,是基于市场需求调研、技术发展趋势等商业考量,研发部门决定是优先开发高端产品还是大众消费产品,这种纯商业决策在没有涉及到知识产权、研发相关法规(如涉及到使用特殊技术的法规限制等情况除外)等合规问题时,不是合规性审查的主要内容。
合规性审查主要聚焦于确保组织行为符合外部和内部的各种规定性要求,而将单纯的商业决策性内容排除在外。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