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全方位解析与规范》
一、导尿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尿道黏膜损伤
1、预防
- 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因素,如成年男性一般选择16 - 18F的导尿管,女性选择14 - 16F的导尿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操作前充分润滑导尿管,用无菌石蜡油充分涂抹导尿管前段,减少摩擦。
- 插管时动作轻柔,尤其是男性患者,遇到阻力时不要强行插入,可稍作停顿,嘱患者深呼吸,再缓慢插入。
2、处理
- 轻度损伤者,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多饮水,以起到自然冲洗尿道的作用。
- 损伤较重,出现血尿时,应卧床休息,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等,密切观察血尿情况,若血尿持续加重,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二)泌尿系统感染
1、预防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尿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包括导尿包的正确使用、会阴部的消毒等。
- 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定期更换导尿管和集尿袋,一般导尿管每周更换1次,集尿袋每周更换1 - 2次。
-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1500 - 2000ml以上,以增加尿液对尿路的冲洗作用。
2、处理
- 一旦发现泌尿系统感染,应留取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 加强会阴部护理,每日用0.1%的苯扎溴铵溶液清洗会阴部2次。
二、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发热反应
1、预防
- 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的质量,包括药液的有效期、有无浑浊、沉淀等。
- 输液用具要严格无菌,使用一次性输液器,且在有效期内。
-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
2、处理
- 一旦发生发热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但要保留静脉通路,以便于后续用药。
- 对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如冷敷额头、温水擦浴等,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
- 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如异丙嗪等,以缓解症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静脉炎
1、预防
- 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的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 控制输液速度和药物浓度,对于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甘露醇等,应适当减慢输液速度,并充分稀释后再输入。
- 加强对穿刺部位的护理,穿刺后用透明敷贴妥善固定,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潮湿。
2、处理
- 轻度静脉炎,可局部热敷,每次15 - 20分钟,每日3 - 4次。
- 也可使用药物外敷,如50%硫酸镁溶液湿敷,或者使用喜辽妥等具有抗炎、消肿作用的药物外涂。
- 对于严重的静脉炎,应停止在该部位输液,抬高患肢,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三、肌肉注射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硬结形成
1、预防
- 注射时选择合适的部位,避开瘢痕、硬结、炎症等部位,一般选择肌肉丰厚且远离大神经、大血管的部位,如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等。
- 注射深度要适宜,根据患者的体型、肌肉发达程度等确定合适的进针深度,确保药物注入肌肉层。
- 对于长期需要肌肉注射的患者,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2、处理
- 早期可采用热敷的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硬结。
- 也可使用土豆片外敷,土豆片含有丰富的淀粉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消肿、软坚作用。
- 对于硬结较大且长时间不消散的情况,可采用理疗的方法,如红外线照射等。
(二)神经损伤
1、预防
- 准确掌握注射部位的解剖结构,尤其是神经的分布情况,在注射过程中避免损伤神经。
- 注射时如患者出现触电样感觉或剧痛,应立即停止注射,调整进针方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处理
- 一旦发生神经损伤,应立即停止在该部位注射,并给予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12、甲钴胺等。
- 对损伤的肢体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要密切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如肢体的感觉、运动功能等。
四、鼻饲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误吸
1、预防
- 鼻饲前应评估患者的胃肠功能,确保胃排空良好,如胃潴留量超过150ml时,应暂停鼻饲。
- 鼻饲时床头应抬高30 - 45度,防止食物反流误吸。
- 控制鼻饲的速度和量,每次鼻饲量不宜超过200ml,速度不宜过快。
2、处理
- 一旦发生误吸,应立即停止鼻饲,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的异物,必要时用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内的异物。
- 患者若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应立即给予吸氧,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如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
(二)腹泻
1、预防
- 鼻饲液的温度要适宜,一般保持在38 - 40℃,避免过冷或过热。
- 鼻饲液应现配现用,避免污染,且要注意鼻饲液的浓度,从低浓度开始逐渐增加。
- 加强对鼻饲器具的清洁和消毒,定期更换鼻饲管。
2、处理
- 若发生腹泻,应留取粪便标本进行检查,以确定病因。
- 调整鼻饲液的配方和浓度,减慢鼻饲速度,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等。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这需要不断的学习、培训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