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流程四阶段全解析:以内审为例》
一、审核策划阶段
(一)确定审核目标
安全管理体系内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审核目标,这一目标应紧密围绕组织的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验证安全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找出体系运行中的潜在风险等,以某化工企业为例,其审核目标可能是检查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管理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确保生产过程中无重大安全事故隐患,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和企业财产安全。
(二)组建审核小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审核小组的成员需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他们应来自不同的部门,包括安全管理部门、生产部门、设备维护部门等,这样可以确保从多个角度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小组成员要经过专门的培训,熟悉审核流程、标准和方法,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内审中,审核小组可能包括熟悉建筑安全法规的法务人员、了解施工现场安全操作的工程师以及负责工人安全培训的人力资源专员等。
(三)制定审核计划
审核计划应详细规定审核的范围、时间、方法和步骤等,审核范围要涵盖安全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如安全政策、风险管理、安全培训、应急管理等,时间安排要合理,避免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过大影响,审核方法可以包括文件审查、现场检查、人员访谈等,计划在某电子制造企业进行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时,先安排两天进行文件审查,查看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文件是否完善;再用三天进行现场检查,对生产车间、仓库等场所的安全设施、设备维护情况进行检查;最后两天进行人员访谈,与一线员工、管理人员交流,了解他们对安全管理体系的认知和执行情况。
二、审核实施阶段
(一)文件审查
审核人员要仔细审查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包括安全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检查文件是否完整、清晰,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在审查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文件时,要查看其食品安全管理手册中是否对原材料采购、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控制、成品检验等环节有明确的规定,程序文件是否详细描述了各项安全活动的执行流程。
(二)现场检查
这是审核实施阶段的重要环节,审核人员要深入生产现场、办公区域等,检查安全设施是否完好有效,如消防器材是否在有效期内、安全通道是否畅通等;员工的操作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例如在机械加工车间,检查工人是否正确佩戴防护用品,操作机床时是否遵循规定的步骤;同时还要检查工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如车间内的通风、照明、噪声控制等情况。
(三)人员访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通过与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访谈,可以获取关于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实际情况,与一线员工交谈,了解他们是否接受了足够的安全培训,在工作中遇到安全问题时如何处理;与管理人员访谈,了解他们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如何进行安全决策和资源分配等,在对一家物流企业进行访谈时,询问司机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调度员如何安排运输路线以确保货物和人员安全。
三、审核报告阶段
(一)整理审核结果
审核人员将在审核实施阶段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将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和人员访谈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将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问题归为一类,现场安全设施存在缺陷的问题归为另一类,员工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再归为一类等。
(二)编写审核报告
审核报告应客观、准确地反映审核结果,报告内容包括审核目标、范围、方法、审核发现的问题、不符合项的描述及其严重程度、对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总体评价等,在某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报告中,详细列出了在井下通风系统、采矿设备维护、矿工安全培训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项,并根据这些问题对企业整体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指出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三)审核报告的分发与沟通
审核报告要及时分发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如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各部门负责人等,要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确保他们理解审核报告的内容,特别是对不符合项的认识,以便为后续的整改工作奠定基础。
四、审核后续阶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不符合项的整改
被审核部门要针对审核报告中指出的不符合项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整改计划应包括整改措施、责任人员、整改期限等内容,对于某制造企业发现的部分生产设备未按规定进行定期维护的不符合项,整改计划中明确由设备维护部门负责,在一周内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并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档案。
(二)整改跟踪与验证
审核小组要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确保被审核部门按照整改计划实施整改,在整改期限结束后,要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检查不符合项是否已经得到有效解决,如果整改不到位,要督促被审核部门重新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三)总结经验教训
整个安全管理体系内审过程结束后,企业要对审核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企业发现员工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安全培训方式单一,那么在后续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如现场演示、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