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机场吞吐量:数据查询途径与计算方式全解析》
一、机场吞吐量数据的查询途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官方航空管理部门
1、中国民航局
- 民航局是航空运输行业的管理机构,其官方网站会定期公布全国各大机场的吞吐量相关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等重要指标,在民航局的年度统计公报或者专门的航空运输市场统计板块中,可以获取到按年、季度甚至月度统计的机场吞吐量数据,这些数据来源可靠,是研究机场运营状况、航空运输市场发展趋势等的重要依据。
2、国际民航组织(ICAO)
- 对于全球范围内的机场吞吐量数据,国际民航组织是一个重要的查询来源,ICAO收集并整理了世界各国机场的相关统计信息,其数据库包含了不同国家和地区机场的旅客和货物运输量等数据,不过,由于数据收集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数据的更新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仍然是比较权威的国际机场数据来源。
(二)机场官方网站
1、单个机场
- 各个机场自身的官方网站通常会公布本机场的吞吐量数据,这些数据可能会以年度报告、新闻发布或者专门的统计板块呈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官网,会发布关于自身旅客吞吐量、航班起降架次等数据的年度总结,机场官方网站的数据针对性强,能详细反映该机场的运营情况,包括不同航站楼、不同航线方向的吞吐量分布等信息。
2、机场集团网站
- 一些大型的机场集团管理着多个机场,如上海机场集团,集团网站会汇总旗下机场的吞吐量数据,同时可能还会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展示不同机场在集团整体运营中的地位和发展态势,这有助于了解区域内机场群的协同发展情况以及各自的竞争优势。
(三)行业研究机构与咨询公司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中国航空运输协会
- 该协会会对国内航空运输行业进行研究分析,其发布的报告中可能包含机场吞吐量数据以及相关的解读,这些数据往往会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政策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于深入理解机场吞吐量背后的行业逻辑有很大帮助。
2、国际知名咨询公司
- 像麦肯锡、罗兰贝格等国际咨询公司,在航空运输领域也会开展相关研究,它们的研究报告可能包含对全球主要机场吞吐量数据的分析,以及对未来机场吞吐量发展趋势的预测,这些报告虽然可能需要付费获取,但通常会提供非常深入和全面的分析,包括将机场吞吐量与宏观经济、人口流动、旅游市场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关联分析。
二、机场吞吐量的计算方式
(一)旅客吞吐量计算
1、定义与基本计算原则
- 旅客吞吐量是指经机场进出的旅客数量,计算时,以实际进出机场的旅客人数为准,对于中转旅客,按照规定,如果旅客在机场中转且换乘国内航班,中转旅客按照1人次计算吞吐量;如果中转旅客换乘国际航班,则按照2人次计算吞吐量,这是因为国际中转涉及更多的手续办理和服务流程,对机场的资源占用相对更多。
- 一个国内旅客从A机场出发,经B机场中转后到达C机场(均为国内航线),那么A、B、C三个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分别增加1人次,如果是一个国际旅客从国外城市经B机场中转前往另一个国内城市,那么B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增加2人次。
2、数据统计的时间范围
- 旅客吞吐量通常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统计,常见的有年度、季度和月度统计,在统计年度旅客吞吐量时,是将该年度内所有进出机场的旅客人数累加起来,统计月度旅客吞吐量则是统计该月内的旅客进出数量,这样的时间分段统计有助于分析机场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的旅客流量规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旅游旺季时,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会显著高于旅游淡季,通过对月度旅客吞吐量的分析,可以准确把握旅游旺季的起止时间以及旅客流量的高峰时段,从而合理安排机场的运营资源,如增加安检通道、调整航班时刻等。
(二)货邮吞吐量计算
1、计算对象与范围
- 货邮吞吐量是指经机场进出的货物和邮件的总量,货物包括各种商品、原材料等,邮件则包括邮政部门收发的信件、包裹等,在计算时,以实际进出机场的货邮重量为依据,单位通常为吨。
- 对于一些特殊货物,如鲜活易腐货物、危险化学品等,虽然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有特殊的管理要求,但在计算货邮吞吐量时,同样按照其实际重量计算,一批从国外进口的新鲜水果经机场转运到内地城市,这批水果的重量将计入机场的货邮吞吐量。
2、统计中的特殊情况处理
- 当货物在机场进行组装、拆分或者重新包装等操作时,仍然按照货物的原始重量计算吞吐量,如果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耗,在计算吞吐量时仍然以发货时的重量为准,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损耗是由于机场操作不当造成的,这种计算方式保证了货邮吞吐量统计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一个大型设备在机场的货运仓库中被拆解为几个部分以便于运输,但在计算货邮吞吐量时,是按照该设备的整体重量计算,而不是拆解后的各部分重量之和。
机场吞吐量数据无论是对于机场自身的运营管理、规划发展,还是对于航空运输行业的宏观研究、政策制定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准确查询这些数据并理解其计算方式是深入研究航空运输领域的基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