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项目全流程操作指南:从规划到收益》
一、分布式光伏的前期规划与调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政策解读
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深受政策影响,在开展项目之前,必须深入研究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许多地区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有补贴政策,了解补贴的标准、期限以及申请流程是至关重要的,有些地方政府还会出台土地使用、并网接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或者特殊规定,部分地区鼓励在工商业厂房上建设分布式光伏,会在厂房租金、电网接入手续简化等方面提供支持。
(二)场地评估
1、对于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要对屋顶的类型(如彩钢瓦、混凝土等)、面积、朝向和坡度进行详细测量,朝南的屋顶更有利于光伏组件接收阳光,坡度在15 - 30度之间也能较好地保证发电效率,要检查屋顶的承载能力,确保能够承受光伏组件、支架以及可能的积雪等重量。
2、地面分布式光伏则需要考虑土地的性质(是否为可建设用地)、平整度、日照资源等,选择日照充足且无遮挡的地块,通过卫星影像图、实地勘察等方式确定周边是否存在可能遮挡阳光的建筑物或树木。
(三)用电需求与消纳分析
1、如果是工商业用户建设分布式光伏,需要详细分析企业的用电负荷曲线,了解企业在不同时段(如工作日与节假日、白天与夜晚)的用电情况,确保光伏发电量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的消纳,对于白天用电量大、夜间用电量小的企业,分布式光伏可以在白天为企业提供大部分用电,减少从电网的购电成本。
2、对于居民用户,要考虑家庭电器设备的总功率以及用电习惯,通过安装智能电表等设备,可以获取家庭用电数据,进而确定合适的光伏装机容量。
二、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设计
(一)组件选型
1、根据前期调研的日照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光伏组件,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和薄膜光伏组件,单晶硅组件转换效率较高,但成本也相对较高;多晶硅组件性价比较高;薄膜组件具有弱光性能好、可弯曲等特点,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安装场景。
2、要考虑组件的功率、尺寸等参数,确保组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匹配,并且能够适应安装场地的空间限制。
(二)支架系统设计
1、针对屋顶项目,根据屋顶类型选择合适的支架,彩钢瓦屋顶可以采用夹具式支架,这种支架安装方便,不需要在屋顶打孔,不会破坏屋顶防水层,对于混凝土屋顶,则可以采用固定倾角支架或者可调节倾角支架,可调节倾角支架虽然成本较高,但可以根据季节调整组件倾角,提高发电效率。
2、地面项目的支架需要考虑防风、抗震等要求,在高风速地区,支架的结构强度要足够,并且要合理设置支架的间距,以减少风荷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逆变器选型
1、逆变器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关键设备,要根据光伏系统的规模选择合适功率的逆变器,逆变器的额定功率应该略大于光伏组件的总功率,以确保能够高效地转换电能。
2、选择具有高转换效率、低损耗、良好的并网性能和稳定性的逆变器,目前市场上有集中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和微型逆变器等不同类型,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组串式逆变器适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它可以对每个光伏组串进行独立的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提高发电效率。
三、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安装与施工
(一)安装团队的选择
1、选择具有相关资质和丰富经验的安装团队,查看安装团队的营业执照、电力工程施工资质证书等证件,一个专业的安装团队能够确保光伏系统的安装质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
2、可以参考其他已完成的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案例,了解安装团队的口碑和信誉,要求安装团队提供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计划。
(二)安装过程中的要点
1、在屋顶安装时,要注意保护屋顶防水层,如果在安装过程中破坏了防水层,要及时进行修复,以免日后出现屋顶漏水等问题,安装组件时,要确保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电气连接符合安全标准。
2、地面安装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基础的深度、尺寸和强度要满足支架和光伏组件的安装要求,在安装支架和组件时,要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校准,保证整个光伏阵列的平整度和朝向精度。
3、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安装人员要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施工现场要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四、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并网与验收
(一)并网申请
1、向当地电网公司提交并网申请,需要提供项目的相关资料,如项目备案文件、设计图纸、设备清单等,电网公司会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安排现场勘查。
2、根据电网公司的要求,在项目现场安装计量装置、通信装置等设备,以便实现对光伏发电量的计量和监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验收流程
1、项目建设完成后,由电网公司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光伏系统的安装质量、电气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检查组件的安装是否牢固、电气连接是否正确、接地是否良好、逆变器的运行是否正常等。
2、如果验收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次申请验收,直到验收通过为止。
五、分布式光伏的运维与收益管理
(一)运维工作
1、定期对光伏组件进行清洁,灰尘、鸟粪等污染物会降低组件的透光率,影响发电效率,根据当地的环境情况,制定合理的清洁计划,一般每季度至少清洁一次。
2、对光伏系统的电气设备进行巡检,检查逆变器、配电箱等设备的运行状态,查看是否有报警信息,及时处理设备故障,要检查电缆的连接是否松动、老化等情况。
3、建立运维档案,记录光伏系统的运行数据,如发电量、发电效率、故障情况等,通过对运行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优化运维策略。
(二)收益计算与管理
1、分布式光伏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售电收入和补贴收入,对于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项目,售电收入包括向用电企业或居民用户出售自用部分的电费和向电网出售余电的电费,补贴收入则根据当地的补贴政策进行计算。
2、要合理管理收益,制定财务预算计划,考虑到光伏组件的衰减、设备维护成本等因素,对项目的长期收益进行预测和评估,可以通过建立收益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收益的影响,以便做出合理的决策。
分布式光伏项目从规划到收益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政策、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