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推动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在推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城市规划起到了关键的引领作用,城市建设应遵循紧凑发展的理念,避免盲目扩张,许多城市开始推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围绕地铁站、轻轨站等公共交通枢纽进行高密度、多功能的混合开发,这样既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城市通勤中的能源消耗,又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容纳更多的人口和产业活动。
在农村地区,土地流转政策的完善有助于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通过将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小块土地流转给农业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能够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农村宅基地的合理规划也十分重要,鼓励农民集中居住,整理出闲置的宅基地复垦为耕地或用于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既能增加耕地面积,又能提升农村土地的整体价值。
二、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水资源的稀缺性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凸显,我国也不例外,工业领域是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点方向之一,企业应积极采用节水型生产工艺和设备,如许多高耗水的钢铁企业通过对冷却水循环系统的改造,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大大减少了新鲜水的取用量,加强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将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对水质要求较低的生产环节,如车间冲洗、绿化灌溉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农业方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迫在眉睫,滴灌、微喷灌等精准灌溉技术能够根据作物的需水情况精确供水,与传统的大水漫灌相比,可节水50% - 70%,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先种植耐旱作物,也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措施,在城市生活中,要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型马桶、水龙头等,并且对城市供水管网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减少管网漏损率。
三、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方面,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都至关重要,在传统能源领域,火力发电企业通过对燃烧技术、发电设备的升级改造,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降低单位发电量的煤炭消耗,建筑节能也是能源节约的重要环节,采用节能建筑材料,如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墙体材料、门窗等,能够减少建筑物在冬季的热量散失和夏季的热量吸收,从而降低建筑的采暖和制冷能耗。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正逐渐成为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趋势,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具有可再生、无污染的优点,在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建立了大规模的太阳能电站和风力发电场,鼓励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如家庭用户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还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四、矿产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其节约集约利用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在矿产资源的开采环节,要推广先进的开采技术,提高开采回采率,在煤矿开采中,采用综采放顶煤技术等高效开采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煤炭资源从地下开采出来,减少资源浪费,加强对尾矿和共伴生矿的综合利用,尾矿中往往含有多种有价值的矿物成分,可以通过选矿技术进行回收利用;对于共伴生矿,要进行综合开发,提高矿产资源的整体利用价值。
在矿产资源的加工利用环节,要提高资源的加工转化率,发展深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加矿产资源的附加值,将铁矿石加工成各种高性能钢材,将稀土矿加工成各类高科技产品所需的稀土材料等,通过以上措施,能够在矿产资源的全生命周期内实现节约集约利用,保障国家矿产资源的安全供应。
推动各类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政府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规划进行引导和监管;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大技术创新和投入;社会公众要提高节约资源的意识,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