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架构:开启企业IT架构变革的核心价值》
一、简化基础架构管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超融合架构将计算、存储、网络等传统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组件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之中,在传统架构下,企业需要分别管理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交换机等众多硬件设备,这意味着要面对来自不同厂商的设备管理界面、不同的管理协议以及复杂的兼容性问题,存储设备的配置可能涉及到复杂的RAID设置、卷管理、存储网络连接等;服务器管理则要考虑CPU资源分配、内存优化等,而超融合架构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提供了一个单一的管理控制台,管理员可以在这个控制台上对整个基础架构进行集中式的管理操作,无论是创建虚拟机、分配存储资源还是调整网络配置,都可以在一个界面中完成,这大大降低了管理的复杂性,减少了管理工作量,据统计,采用超融合架构后,基础架构管理的工作量可减少约40% - 60%。
二、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
1、硬件成本方面
- 超融合架构采用通用的x86服务器,相比于传统架构中需要专门的高端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硬件采购成本显著降低,传统存储设备往往价格昂贵,特别是一些具有高级功能(如企业级数据保护、高性能磁盘阵列)的存储系统,而超融合架构可以利用普通服务器的本地存储,通过分布式存储技术构建可靠的存储资源池。
- 由于超融合架构整合了多种功能,减少了硬件设备的数量,从而降低了数据中心的空间占用,这意味着企业在机房建设、电力供应、制冷等方面的成本也会相应减少,机房面积需求可能会减少30% - 50%,电力消耗可降低20% - 30%。
2、软件成本和维护成本
- 在软件成本上,超融合架构通常采用一体化的软件解决方案,避免了企业购买多个不同软件产品来实现计算、存储、网络管理等功能的情况,由于管理的简化,企业对专业IT运维人员的需求数量减少,在传统架构下,可能需要存储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服务器管理员等多个专业岗位,而超融合架构下,少量的具备综合技能的管理员就可以胜任,从而降低了人力成本。
三、提高资源利用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计算资源利用
- 在超融合架构中,计算资源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分配给不同的应用和虚拟机,通过资源池化的概念,未被充分利用的计算资源(如CPU空闲周期、闲置内存)可以被重新分配给其他任务,在企业办公环境中,白天办公软件使用较多计算资源,而夜间一些后台数据分析任务可以利用白天闲置的计算资源,这种动态分配方式可以使计算资源利用率提高30% - 50%。
2、存储资源利用
- 超融合架构的分布式存储技术能够实现存储资源的高效利用,它可以自动进行数据的均衡分布,避免了传统存储中可能出现的某些存储设备空间已满而其他设备还有大量剩余空间的情况,超融合架构可以根据数据的访问频率和重要性进行智能分层存储,将热数据存储在性能较高的存储介质上,冷数据存储在成本较低的介质上,进一步提高存储资源的整体利用率。
四、增强业务敏捷性和可扩展性
1、业务敏捷性
- 超融合架构能够快速部署新的应用和服务,在企业需要推出新的业务系统或者进行业务创新时,通过超融合平台可以在短时间内创建出所需的虚拟机、分配存储和网络资源,一家互联网企业要上线一个新的电商促销活动相关的应用,在超融合架构下,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从资源准备到应用上线的全部过程,而传统架构可能需要数天甚至数周的时间。
2、可扩展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超融合架构具有良好的横向扩展能力,当企业业务增长需要更多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时,只需添加新的超融合节点即可,这些新节点可以自动融入现有的资源池,实现资源的无缝扩展,这种线性的扩展方式能够很好地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无论是数据量的增加还是用户数量的增长,超融合架构都可以轻松应对。
五、提升数据可靠性和安全性
1、数据可靠性
- 超融合架构的分布式存储采用多副本技术,数据在多个节点上进行存储,数据可以存储为3个副本分布在不同的节点上,即使某个节点出现故障,数据仍然可以从其他副本恢复,超融合架构还具备数据自愈功能,能够自动检测和修复数据的错误和损坏,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2、数据安全性
- 在安全方面,超融合架构可以集成多种安全功能,如虚拟机隔离、数据加密等,虚拟机之间可以通过软件定义的网络进行严格的隔离,防止不同业务之间的数据泄露,数据加密功能则可以保护企业的核心数据,无论是在存储状态还是在传输过程中,都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