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业务上云:内涵、范畴与常见误解》
一、企业业务上云的内涵与优势
企业业务上云是指企业将自身的各类业务,如生产管理、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资源计划(ERP)等,迁移到云计算平台的过程,云计算平台由云服务提供商提供,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等不同层次的服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企业业务上云有着诸多优势,从成本角度来看,企业无需再大规模投入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减少了硬件购置、机房建设、电力供应和运维人员雇佣等高昂成本,在灵活性方面,云服务能够根据企业业务需求的变化快速调整资源配置,例如在业务旺季增加计算资源,淡季减少资源占用,云平台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也能让企业安心将业务迁移其上,云服务提供商通常具备专业的安全团队和技术,采用多重安全防护机制,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备份恢复等,保护企业数据的安全。
二、企业业务上云不包括的方面
1、不包括对企业原有业务逻辑的彻底颠覆(非必要情况)
企业业务上云更多是一种技术架构和运营模式的转型,而不是要完全摒弃原有的业务逻辑,一家传统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有其自身的逻辑顺序、质量控制要点等,上云是将这些业务流程数字化并迁移到云端,而不是改变生产的基本逻辑,如产品的组装顺序、原材料的投入顺序等,如果企业没有特殊的战略转型需求,业务上云不会强制企业去彻底改变其在市场上已经验证有效的业务逻辑。
2、不包括与云服务提供商业务的完全融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虽然企业使用云服务提供商的资源和服务,但企业仍然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企业业务上云并不意味着企业要完全融入云服务提供商的业务体系,企业有自己的品牌、市场定位和客户群体,一家电商企业使用云服务提供商的云平台来运行其网站和处理订单业务,但它不会将自己的品牌和营销战略与云服务提供商的业务混为一谈,它仍然独立地开展促销活动、制定商品价格、管理客户服务等,云服务只是作为支持其业务运行的技术手段。
3、不包括对企业内部文化的自动重塑
企业业务上云是一个技术和运营变革的过程,但它不会自动重塑企业内部文化,企业内部文化涉及到员工的价值观、工作方式、团队协作模式等多方面,即使企业将业务迁移到云端,可能仍然存在一些传统的、保守的文化因素,在决策流程方面,一些企业上云后仍然可能存在层层审批的冗长决策流程,而不是因为上云就迅速转变为敏捷决策模式,企业文化的改变需要企业管理层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如组织变革、培训、激励机制调整等,而不是业务上云的必然结果。
4、不包括忽视数据主权和合规性
企业业务上云过程中,虽然数据存储在云平台,但企业仍然要对数据主权负责,这意味着企业业务上云不包括随意放弃对数据的控制权和忽视合规性要求,不同行业和地区有不同的数据法规要求,如医疗行业的数据隐私保护、金融行业的数据安全合规等,企业在选择云服务时,必须确保云服务提供商能够满足这些合规性要求,并且企业自身也要对数据的流向、使用权限等有清晰的管理,不能因为上云就忽视数据的主权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不包括无需企业内部的配套变革
企业业务上云不是一个孤立的技术行为,它不包括不需要企业内部进行配套变革,除了前面提到的文化变革,还包括组织架构的调整,上云后可能需要成立专门的云管理团队,负责与云服务提供商的对接、云资源的调配等工作,企业的业务流程可能也需要进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云服务的特点,上云后的财务报销流程可能需要重新设计,以利用云平台的自动化功能提高效率,企业员工的技能也需要提升,因为云服务涉及到新的技术和操作模式,员工需要学习如何在云环境下开展工作。
企业业务上云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深远意义的企业转型过程,准确理解其内涵以及不包括的方面,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规划和实施上云战略,实现技术、运营和管理的全面升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