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数据治理:全域数据共享的战略意义、挑战与实现路径》
一、联通数据治理中全域数据共享的战略意义
(一)提升客户体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通信市场,联通通过共享全域数据能够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将用户的通话记录、流量使用习惯、增值业务偏好等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整合共享,当客户咨询套餐升级时,客服人员可以基于全域数据快速为客户推荐最适合其使用习惯的套餐,无论是以通话为主还是流量需求较大的套餐,都能精准匹配,这不仅提高了客户办理业务的效率,还增强了客户对联通服务的满意度,有助于长期客户关系的维护。
(二)优化业务运营
全域数据共享有助于联通内部各个业务部门协同工作,市场部门可以根据网络部门提供的网络使用数据,如不同地区的网络拥堵时段、网络速度分布等,制定更精准的营销活动,在网络拥堵地区推广网络优化套餐,吸引用户升级套餐以缓解网络压力并增加收益,运维部门可以利用客户行为数据预测设备的负载情况,提前进行维护和升级,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三)推动创新发展
数据是创新的源泉,联通全域数据共享后,能够为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丰富的素材,通过分析海量用户的位置数据和消费数据,可以挖掘出潜在的商业机会,如与商家合作推出基于地理位置的精准营销活动,也可以为物联网业务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共享用户设备连接数据等,优化物联网设备的管理和服务,为联通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奠定基础。
二、联通数据治理中全域数据共享面临的挑战
(一)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全域数据包含了大量用户的敏感信息,如身份信息、通话内容等,在共享数据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要防范外部黑客的攻击;也要避免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还需要在满足法律法规对隐私保护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数据共享,如遵循《网络安全法》《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数据标准不统一
联通内部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格式、定义可能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计费系统可能对同一业务的计费数据记录方式不同,有的按照分钟计费,有的按照流量包使用量计费,数据单位和精度也可能存在差异,这就导致在进行全域数据共享时,数据难以直接整合和分析,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数据清洗、转换等工作。
(三)部门间的利益协调
不同部门对于数据的重视程度和使用目的不同,可能存在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市场部门希望尽可能多地获取用户数据以开展精准营销,而网络部门可能担心数据共享会增加网络安全风险,并且担心自身的数据资源被过度使用而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确保各个部门在数据共享过程中能够实现共赢。
三、联通实现全域数据共享的路径
(一)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联通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构建数据安全体系,在技术上,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如采用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数据在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建立数据访问控制机制,对不同级别的人员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严格限制对敏感数据的访问,在管理方面,制定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定期进行数据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二)统一数据标准
制定联通全域的数据标准规范,包括数据格式、数据定义、数据编码等方面的标准,对于新上线的业务系统,要求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数据采集和存储,对于已有的业务系统,逐步进行数据改造,将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标准格式,建立数据质量管理机制,定期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共享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三)构建数据共享平台与协调机制
建立联通全域数据共享平台,将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集中到平台上,通过数据接口等方式实现数据的共享,在平台上设置数据共享的规则和流程,确保数据共享的合法性和有序性,建立跨部门的数据协调委员会,负责协调部门间的利益关系,制定数据共享的激励机制,如对于提供优质数据的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积极参与数据共享的部门在资源分配上给予倾斜等,通过这些措施,逐步实现联通全域数据的有效共享,推动联通在数据治理方面不断发展进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