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数据治理的重点与难点:突破困境的思考》
一、数据治理的重点
(一)数据标准的建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标准是数据治理的基石,统一的数据标准能够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部门之间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在金融机构中,对于客户的身份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等字段的格式、编码规则需要明确统一的标准,这有助于避免数据的重复录入、错误匹配等问题,在大型企业集团内部,不同子公司可能使用不同的业务系统,数据标准的建立能够使得集团层面进行数据整合与分析成为可能,为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二)数据质量的提升
高质量的数据是数据治理的核心目标之一,数据质量问题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等方面,以电商企业为例,商品的库存数据如果不准确,可能导致超售或者库存积压的情况,数据的完整性方面,若客户订单信息缺失关键的配送地址等内容,会影响订单的正常处理,提升数据质量需要建立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对数据的各个指标进行实时或定期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数据清洗、修复等操作。
(三)数据安全的保障
随着数据的价值不断提升,数据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企业需要保护数据免受外部的恶意攻击,如黑客入侵窃取客户信息,同时也要防止内部数据的不当使用,在医疗行业,患者的健康数据属于敏感信息,一旦泄露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风险,企业要通过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手段来保障数据安全,设置不同级别的用户访问权限,对数据的访问、修改等操作进行详细的审计记录。
(四)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包括数据的定义、来源、关系等信息,有效的元数据管理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可理解性和可管理性,在数据仓库建设中,元数据管理能够帮助数据分析师快速定位所需数据,理解数据的含义和来源,从而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元数据管理也有利于数据治理的其他方面,如数据标准的维护和数据质量的监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数据治理的难点
(一)数据孤岛现象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业务系统的不断建设和部门的独立运作,往往会形成数据孤岛,不同部门的数据难以共享和交互,企业的销售部门和研发部门可能使用不同的系统,销售数据中的客户需求信息无法及时传递给研发部门,导致研发的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打破数据孤岛需要进行系统集成、建立数据共享平台等措施,但这面临着技术兼容性、部门利益协调等诸多挑战,从技术角度看,不同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数据库技术、数据结构,进行集成需要解决数据格式转换、接口对接等问题;从部门利益方面,部门可能担心数据共享会导致自身权力的削弱或者工作受到过多干涉。
(二)数据治理的文化缺失
在很多企业中,数据治理并没有形成一种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员工可能没有意识到数据治理的重要性,在数据的采集、录入等环节不够严谨,在一些企业的基层员工可能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随意填写数据,或者不按照规定的流程更新数据,要建立数据治理文化,需要从高层领导到基层员工进行全面的培训和宣传,改变员工的观念,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遵守数据治理规定、积极参与数据治理的员工进行奖励,对违反规定的进行惩罚。
(三)数据治理的技术复杂性
数据治理涉及到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数据的存储技术多种多样,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到新兴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如NoSQL数据库),如何选择合适的存储技术并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一个难点,数据处理技术,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在数据治理中也有应用,例如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数据中的异常值以提高数据质量,但这些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并且需要与企业的数据治理目标相匹配,数据治理还需要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的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如何在大规模数据环境下保证数据治理的效率和效果是一个技术挑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四)数据治理的成本投入
数据治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从人力方面看,需要数据治理专员、数据分析师、技术工程师等多种专业人员的参与,物力方面,需要购置数据治理的相关软件和硬件设备,如数据质量管理工具、数据存储设备等,在财力方面,除了一次性的设备购置费用,还有持续的软件升级、人员培训等费用,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数据治理的全面需求,这也制约了数据治理工作的开展。
(五)数据治理的法规遵从
随着数据相关法规的不断出台,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企业需要确保其数据治理工作符合法规要求,这意味着企业要在数据的收集、使用、存储等各个环节遵循严格的规定,在收集用户数据时需要明确告知用户数据的用途,并获得用户的同意,对于跨国企业来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法规差异增加了法规遵从的难度,需要建立全球统一的数据治理框架,同时又要满足各地的特殊要求。
数据治理的重点涵盖数据标准、质量、安全和元数据管理等方面,而难点包括数据孤岛、文化缺失、技术复杂、成本投入和法规遵从等问题,企业要在数据治理方面取得成功,需要全面认识这些重点和难点,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