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内涵、区别与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引言
在全球贸易和物流的大框架下,港口作为重要的枢纽节点,其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是衡量港口运营规模、繁忙程度以及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关键指标,虽然两者都与港口的货物处理能力相关,但却有着诸多不同之处。
二、港口货物吞吐量
(一)定义与内涵
港口货物吞吐量是指经水运进出港区范围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这个货物包括各种形态,如散货(煤炭、矿石、粮食等)、件杂货(钢材、机械设备等)以及液体货物(石油、化工品等)等,它反映的是港口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处理货物的总量。
(二)计算方式
计算货物吞吐量时,不论货物是进口还是出口,不论货物是否在港内进行了中转或者储存,只要货物经过港口装卸,就会计入货物吞吐量,一艘货船运载10000吨煤炭抵达港口并卸载,这10000吨煤炭就会被计入该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如果其中5000吨煤炭又通过其他船舶转运到其他港口,这5000吨煤炭在转运时也会计入吞吐量。
(三)影响因素
1、腹地经济的规模和结构,如果港口腹地是工业发达地区,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进口并且有大量的产品出口,那么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往往较大,中国长三角地区的港口,由于其腹地内有众多的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等产业,对铁矿石、电子零部件等货物的进出口需求巨大,推动了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长。
2、港口自身的设施和作业能力,包括码头的长度、水深、装卸设备的先进程度等,深水码头能够接纳大型货轮,先进的装卸设备可以提高装卸效率,从而吸引更多的货物进出港,增加货物吞吐量。
三、集装箱吞吐量
(一)定义与内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集装箱吞吐量则是指经由水路运输进出港区范围并经装卸的集装箱数量,集装箱是一种标准化的运输单元,将货物进行集中装载,便于多式联运,它体现的是港口处理集装箱化货物的能力。
(二)计算方式
以标准箱(TEU,Twenty - feet Equivalent Unit)为计算单位,一个20英尺的集装箱计为1个TEU,一个40英尺的集装箱计为2个TEU,当集装箱在港口进行装卸操作时,按照上述标准计入集装箱吞吐量,一艘船舶卸载了100个20英尺集装箱和50个40英尺集装箱,那么该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将增加200个TEU(100×1 + 50×2)。
(三)影响因素
1、全球贸易格局和集装箱化率,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货物采用集装箱运输,因为其具有高效、便捷、安全等优点,如果一个地区的贸易货物中,适合集装箱运输的比例较高(即集装箱化率高),那么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就会相应增加,在电子产品、纺织品等贸易中,集装箱运输占主导地位,从事这类货物进出口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较大。
2、港口与集装箱航线网络的连接性,如果港口是主要的集装箱航线枢纽,有众多的国际航线经过,那么它将吸引更多的集装箱货物,像新加坡港,处于马六甲海峡的关键位置,连接着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的众多航线,其集装箱吞吐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四、两者的区别
(一)货物形态的考量
港口货物吞吐量涵盖各种形态的货物,包括无法装入集装箱的散货和特殊形状的件杂货等;而集装箱吞吐量仅仅针对以集装箱为单元运输的货物,在石油运输中,原油通常以散货形式运输,计入货物吞吐量,但不计入集装箱吞吐量;而装载着电子产品的集装箱货物则计入集装箱吞吐量。
(二)衡量尺度
货物吞吐量以货物的重量或体积(如吨、立方米等)为衡量尺度,反映的是货物的实际数量;集装箱吞吐量以标准箱(TEU)为衡量单位,更多地体现了标准化运输单元的数量,这就导致两者在数值上没有直接的可比性,一个港口可能货物吞吐量很大,但如果其散货运输占比较大,集装箱吞吐量可能相对较小;反之,一些新兴的港口可能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迅速,但货物吞吐量的增长幅度可能不同步。
(三)对港口设施和运营的要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货物吞吐量较大的港口需要有适应各种货物装卸的设施,如散货码头的装卸设备、液体货物的储存和转运设施等;而集装箱吞吐量高的港口则更侧重于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包括集装箱起重机、堆场管理系统等,从运营角度看,货物吞吐量的统计和管理相对复杂,因为货物种类繁多;集装箱吞吐量的运营管理则更注重集装箱的流转效率、箱位的调配等。
五、两者在港口发展中的意义
(一)货物吞吐量的意义
1、反映区域经济的活力,货物吞吐量的大小直接体现了港口腹地经济与外部的物资交流规模,一个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的港口,往往意味着其腹地的经济在不断发展,产业的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渠道畅通。
2、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引导,高货物吞吐量会促使港口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如扩建码头、加深航道等,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货物装卸需求,也会带动周边的公路、铁路等集疏运网络的建设。
(二)集装箱吞吐量的意义
1、体现港口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集装箱运输是现代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装箱吞吐量高的港口往往是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节点,上海港作为世界著名的集装箱大港,在连接中国与全球市场的供应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推动港口向智能化、高效化发展,由于集装箱运输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特点,为了提高集装箱吞吐量,港口会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如自动化码头技术、智能箱管系统等,从而提高港口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六、结论
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虽然都是衡量港口运营的重要指标,但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货物吞吐量更全面地反映港口处理各类货物的能力,而集装箱吞吐量则凸显了港口在集装箱化货物运输方面的地位,在港口的规划、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两个指标的内涵和影响因素,以实现港口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在全球贸易和物流体系中的竞争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