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容器技术 docker k8s,容器技术 docker入门

欧气 5 0

本文目录导读:

  1. 容器技术概述
  2. Docker基础概念
  3. 安装Docker
  4. 构建第一个Docker镜像
  5. 运行Docker容器
  6. Docker网络

《容器技术Docker入门:开启高效容器化之旅》

容器技术 docker k8s,容器技术 docker入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容器技术概述

在当今的软件开发和部署领域,容器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变革性的力量,容器提供了一种轻量级、独立且可移植的运行环境,它将应用程序及其所有依赖项(包括代码、运行时环境、系统工具、系统库等)打包在一起,确保在不同的计算环境中能够一致地运行。

(一)传统部署的挑战

在传统的应用部署模式下,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开发人员在自己的机器上开发完成后,将应用部署到生产环境时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依赖项版本不匹配、操作系统差异等,这就导致了“在我的机器上可以运行”(It works on my machine)这种尴尬局面的频繁出现,传统部署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也存在不足,每个应用可能需要单独配置服务器资源,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容器技术的优势

1、环境一致性

- Docker容器能够保证应用在从开发到测试再到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运行在相同的环境中,一个使用特定版本的Python库和数据库驱动的Web应用,被打包成Docker容器后,无论是在开发人员的笔记本电脑、测试服务器还是生产服务器上,都能以相同的方式运行。

2、资源高效利用

- 容器共享宿主机的操作系统内核,相比于传统的虚拟机,容器的启动速度更快,占用的资源更少,多个容器可以在同一台宿主机上运行,并且可以根据应用的需求灵活地分配CPU、内存等资源,一个企业可以在一台服务器上运行多个不同的微服务容器,每个容器只占用其运行所需的资源,从而提高服务器的整体资源利用率。

3、快速部署与可移植性

- Docker容器可以方便地在不同的云平台、数据中心甚至是本地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之间迁移,开发人员只需要构建一次容器镜像,就可以在任何支持Docker的环境中快速部署应用,这对于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CI/CD)流程非常有利,可以大大缩短应用的部署周期。

Docker基础概念

1、镜像(Image)

- 镜像可以看作是容器的模板,它包含了运行一个容器所需的所有文件系统层,包括应用程序代码、运行时环境、依赖库等,一个基于Ubuntu操作系统构建的包含Node.js运行环境和一个Web应用代码的镜像,可以被用来创建多个相同的容器,镜像可以通过Dockerfile来构建,Dockerfile是一个包含一系列指令的文本文件,这些指令用于指定基础镜像、安装依赖项、拷贝文件等操作。

2、容器(Container)

- 容器是镜像的运行实例,它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进程,在容器内部运行着应用程序以及相关的依赖项,容器之间相互隔离,每个容器都有自己的文件系统、网络空间和进程空间,从同一个包含Web服务器的镜像可以创建多个容器,每个容器都可以独立地对外提供Web服务,并且它们之间互不干扰。

3、仓库(Repository)

- 仓库是用于存储和分发Docker镜像的地方,Docker Hub是最著名的公共仓库,上面有大量的官方和社区创建的镜像可供使用,企业也可以搭建自己的私有仓库来存储内部开发的镜像,以满足安全和定制化的需求。

安装Docker

1、系统要求

- Docker可以安装在多种操作系统上,包括Linux、Windows和macOS,对于Linux系统,不同的发行版可能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但总体来说需要满足一定的内核版本要求,在Ubuntu系统上,推荐使用较新的版本并且内核版本至少为3.10。

2、安装步骤

- 在Ubuntu系统上,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安装Docker:

- 首先更新软件包列表:

```bash

sudo apt-get update

```

- 然后安装Docker相关的包:

```bash

sudo apt -y install docker.io

```

- 在Windows系统上,可以从Docker官方网站下载Docker Desktop for Windows安装程序,安装过程中会自动安装所需的组件,包括Docker引擎和相关的管理工具。

- 在macOS系统上,同样从Docker官方网站下载Docker Desktop for Mac安装程序,按照提示进行安装即可,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在终端中输入docker version来检查Docker是否安装成功。

构建第一个Docker镜像

1、创建Dockerfile

- 假设我们要创建一个简单的Python Web应用的镜像,首先创建一个名为Dockerfile的文件,内容如下:

- 选择基础镜像:

```Dockerfile

FROM python:3.8 - slim

```

- 设置工作目录:

```Dockerfile

WORKDIR /app

```

- 拷贝应用代码到容器内:

```Dockerfile

COPY. /app

```

- 安装应用依赖项:

容器技术 docker k8s,容器技术 docker入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Dockerfile

RUN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

- 暴露应用端口:

```Dockerfile

EXPOSE 8000

```

- 定义容器启动时执行的命令:

```Dockerfile

CMD ["python", "app.py"]

```

2、构建镜像

- 在包含Dockerfile的目录下,运行以下命令来构建镜像:

```bash

docker build -t my - python - web - app.

```

- 其中-t参数用于指定镜像的标签(tag),这里my - python - web - app是我们给镜像取的名字,构建过程中,Docker会按照Dockerfile中的指令一层一层地构建镜像,最终得到一个包含我们的Python Web应用及其运行环境的镜像。

运行Docker容器

1、基本运行命令

- 运行我们刚刚构建的Python Web应用容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bash

docker run -d -p 8080:8000 my - python - web - app

```

- 其中-d参数表示让容器在后台运行,-p参数用于将容器内部的端口映射到宿主机的端口,这里将容器内部的8000端口映射到宿主机的8080端口,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宿主机的8080端口访问容器内的Web应用了。

2、查看容器状态

- 可以通过docker ps命令查看正在运行的容器的状态,包括容器的ID、镜像名称、运行的命令、创建时间以及端口映射等信息,如果想查看所有的容器(包括已经停止的容器),可以使用docker ps -a命令。

3、停止和删除容器

- 要停止一个正在运行的容器,可以使用docker stop <容器ID>命令,其中<容器ID>可以通过docker ps命令获取,要删除一个容器,可以使用docker rm <容器ID>命令,不过需要先停止容器才能删除。

Docker网络

1、网络模式

- Docker有多种网络模式,包括桥接网络(bridge)、主机网络(host)和无网络(none)等。

- 桥接网络是默认的网络模式,在桥接网络模式下,Docker会创建一个虚拟网桥,容器连接到这个虚拟网桥上,并且每个容器都会被分配一个独立的IP地址,容器之间可以通过IP地址或者容器名称相互通信,并且容器可以通过宿主机的网络接口与外部网络通信,在一个包含多个Web服务容器和数据库容器的应用中,Web服务容器可以通过桥接网络与数据库容器进行通信。

- 主机网络模式下,容器直接使用宿主机的网络栈,容器中的网络服务直接绑定到宿主机的IP地址和端口上,这种模式适合对网络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但是可能会存在端口冲突等问题。

- 无网络模式下,容器不会被分配网络接口,适用于一些不需要网络连接的应用,如数据处理任务只在容器内部进行,不需要与外部交互的情况。

2、自定义网络

- 除了使用默认的网络模式,还可以创建自定义网络,创建一个名为my - network的自定义网络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bash

docker network create my - network

```

- 然后在运行容器时,可以将容器连接到这个自定义网络上。

```bash

docker run -d --network=my - network my - python - web - app

```

- 连接到同一个自定义网络上的容器之间可以通过容器名称直接通信,这为容器之间的互联提供了更方便的方式。

七、Docker与Kubernetes(K8s)的结合

1、Kubernetes简介

- Kubernetes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平台,用于自动化容器的部署、扩展和管理,在大规模的容器化应用场景中,单个容器的管理变得非常复杂,Kubernetes可以将多个容器组合成一个应用,并且可以根据应用的负载情况自动调整容器的数量,一个电商平台可能有多个微服务,包括用户服务、商品服务、订单服务等,这些微服务都被打包成Docker容器,Kubernetes可以对这些容器进行统一的管理,确保应用的高可用性和性能优化。

容器技术 docker k8s,容器技术 docker入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Docker在Kubernetes中的角色

- Docker容器是Kubernetes管理的基本单元,Kubernetes通过与Docker的集成,可以创建、调度和管理Docker容器,在Kubernetes集群中,容器被组织成Pods,一个Pod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容器,这些容器共享网络和存储资源,一个包含Web服务器容器和日志收集容器的Pod,Web服务器容器负责对外提供服务,日志收集容器负责收集Web服务器的日志,它们共享同一个网络命名空间,方便进行通信和数据共享。

3、部署应用到Kubernetes集群

- 首先需要创建Kubernetes集群,可以使用一些云平台提供的Kubernetes服务,如Google Kubernetes Engine(GKE)、Amazon Elastic Kubernetes Service(EKS)等,也可以自己搭建Kubernetes集群。

- 假设我们已经有一个Kubernetes集群,要将我们之前构建的Python Web应用容器部署到集群中,首先需要创建一个Deployment资源,Deployment用于描述应用的副本数量、容器镜像等信息,以下是一个简单的Deployment的YAML配置文件示例:

```yaml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my - python - web - app - deployment

spec:

replicas: 3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my - python - web - app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my - python - web - app

spec:

containers:

- name: my - python - web - app - container

image: my - python - web - app

ports:

- containerPort: 8000

```

- 这个配置文件指定了创建3个副本的Python Web应用容器,并且定义了容器的名称、镜像和暴露的端口等信息,然后可以使用kubectl apply -f <配置文件名称>命令将这个Deployment应用到Kubernetes集群中。

- 还可以创建Service资源来为容器提供网络访问,Service可以将Pod的内部端口暴露到集群外部,并且可以实现负载均衡,创建一个ClusterIP类型的Service的YAML配置文件如下:

```yaml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my - python - web - app - service

spec:

selector:

app: my - python - web - app

ports:

- protocol: TCP

port: 80

targetPort: 8000

type: ClusterIP

```

- 这个Service会将所有带有app: my - python - web - app标签的Pod的8000端口映射到Service的80端口上,并且在集群内部提供网络访问,如果要将服务暴露到集群外部,可以使用NodePort或者LoadBalancer类型的Service。

容器技术尤其是Docker以及与之相关的Kubernetes为现代应用的开发、部署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变革,无论是小型的创业公司还是大型的企业,掌握容器技术都有助于提高应用的开发效率、降低成本并且提升应用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容器技术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也将不断拓展和深入。

标签: #容器技术 #Docker #K8s #入门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