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的计算及其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当今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的计算成为衡量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资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的重要指标。
资源综合利用原料占比的概念
资源综合利用原料占比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综合利用的原料数量占总原料投入量的比例,一家造纸企业,它除了使用新鲜木材作为原料外,还利用回收的废纸进行造纸,假设该企业在某一生产周期内,投入的总原料量为1000吨,其中新鲜木材为670吨,回收废纸为330吨,那么其资源综合利用原料占比为330÷1000×100% = 33%,这一比例直观地反映了企业对可再利用资源的重视程度和利用水平。
计算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的重要性
1、经济层面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比例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以金属冶炼企业为例,如果能够提高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率,就可以减少对原生矿石的依赖,原生矿石的开采、运输和加工成本往往较高,而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在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投入到生产中,再生铝的生产能耗仅为原生铝生产能耗的5%左右,当企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比例时,也就意味着在原料采购方面有了更多经济实惠的选择,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环境层面
较高的资源综合利用比例对环境保护有着深远的意义,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下,大量的资源被一次性使用后便被丢弃,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废旧电子产品,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其中含有的重金属(如铅、汞等)会污染土壤和水源,而通过合理的拆解和回收利用技术,将其中的金属、塑料等资源回收,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3、社会层面
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的提高有助于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资源回收、拆解、再加工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以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为例,从废旧衣物的收集、分类,到将其加工成纤维原料或者再制成新的纺织品,这个过程涉及到多个岗位的人员需求,这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尤其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中,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影响资源综合利用比例计算的因素
1、技术水平
先进的技术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的关键,在化工行业,对于一些复杂的化工废料,如果没有高效的分离和提纯技术,就很难将其中有价值的成分提取出来进行再利用,在处理废弃塑料时,传统的焚烧或填埋方式不仅没有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还会带来污染,而新型的塑料降解和再生技术,可以将废弃塑料转化为新的塑料制品或其他化工原料,但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2、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会影响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的计算,以再生建材为例,如果建筑市场对再生砖、再生混凝土等产品的接受度不高,企业生产的再生建材就会面临滞销的情况,这就会导致企业在原料选择上更倾向于原生材料,从而降低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相反,如果市场对绿色、环保的再生产品需求旺盛,企业就会加大对资源综合利用的投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比例。
3、政策法规
政府的政策法规在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的计算中起到了引导和规范的作用,政府通过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补贴政策等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对利用废弃物生产产品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这会刺激企业积极探索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途径,从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比例,严格的环保法规也促使企业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水平。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的措施
1、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合作,加大对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领域,研发高效、环保的电池回收技术,能够提高电池中锂、钴等稀有金属的回收率,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科研基金、给予科研项目补贴等方式来支持技术研发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培育市场需求
通过宣传和推广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优势,提高消费者对其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在建筑领域,可以开展再生建材示范项目,展示再生建材在质量、性能和环保方面的优势,从而引导建筑企业和消费者更多地选择再生建材,政府可以在公共项目建设中优先采用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3、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进一步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除了现有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外,还可以建立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认证标准和标识制度,方便消费者识别,加强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监管,确保其在生产过程中真正实现资源的有效综合利用,防止出现虚假申报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等违规行为。
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的计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它背后涉及到经济、环境、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准确计算这一比例,我们能够更好地评估资源利用的现状,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