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单位名称]内部合法合规性审核意见书》
审核背景
随着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和监管环境的日趋严格,单位的各项活动必须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为保障本单位的稳健运营、防范法律风险、维护单位利益并确保各项决策和业务符合相关规定,特开展本次内部合法合规性审核工作。
审核范围
(一)管理制度审核
1、制度完整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审查单位现有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业务操作流程制度等,检查制度是否涵盖了单位运营的各个关键环节,是否存在管理漏洞,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审核是否明确规定了招聘、晋升、绩效考核、员工福利等各个流程的标准和操作规范;在财务管理制度中,是否涵盖了预算编制、资金管理、财务报销、财务审计等全面的财务活动。
- 对于新制定的管理制度,审查其是否考虑到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否与单位的整体战略目标相契合。
2、制度合法性
- 检查各项管理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劳动法律法规方面,人事管理制度中的工作时间、加班规定、休假制度等是否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在税务法律法规方面,财务管理制度中的税务筹划、纳税申报等是否符合税法规定,是否存在偷漏税风险。
- 关注制度是否与行业监管规定相适应,对于特定行业的单位,如金融机构,其业务管理制度必须符合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的规定;制造业企业则需遵守环保、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行业特殊要求。
(二)合同审核
1、合同主体资格
- 审核与单位签订合同的对方主体的资格是否合法有效,包括审查对方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若与一家建筑企业签订工程承包合同,需核实该企业是否具有相应的建筑施工资质等级,其营业执照是否在有效期内,经营范围是否涵盖该项工程承包业务。
- 对于特殊行业的合同主体,如医疗服务合同中的医疗机构,需审查其是否具备相应的医疗执业许可证等特殊资质。
2、合同条款审查
- 从合法性角度审查合同条款,确保合同条款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合同中的违约责任条款是否合理合法,不得存在过高的违约金约定等损害一方权益的情况。
- 从合规性角度审查合同条款是否符合单位内部的相关规定和业务流程,合同中的付款条款是否与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中的付款审批流程相匹配,合同中的服务内容是否符合单位业务操作规范的要求。
- 重点审查合同中的风险分担条款,明确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在出现风险时的分担方式,在买卖合同中,对于货物质量风险的转移时间、地点等是否明确规定,在出现质量问题时,双方的责任如何界定。
(三)重大决策审核
1、决策程序合规性
- 审查单位重大决策的制定过程是否符合内部规定的决策程序,对于重大投资决策,是否经过了必要的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专家论证以及内部决策机构(如董事会、股东会等)的审议批准。
- 检查决策过程中的文件记录是否完整,包括会议纪要、决策投票记录等,以确保决策过程的可追溯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合法性
- 分析重大决策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在企业并购决策中,是否符合反垄断法的规定,是否存在限制竞争的行为;在对外投资决策中,是否符合国家对外投资的相关政策法规,是否存在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等情况。
审核依据
1、国家法律法规
- 包括宪法、民法总则、合同法、劳动法、税法、公司法、证券法等各类与单位运营相关的基本法律,这些法律构成了单位合法合规运营的基本框架,任何单位的行为都不得违反。
2、行业监管规定
- 根据单位所属行业的不同,如金融、医疗、教育、制造等行业,均有各自特定的监管规定,金融行业的巴塞尔协议、中国银保监会的各项监管政策;医疗行业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这些监管规定是单位在特定行业内合法合规运营的重要依据。
3、单位内部规定
- 单位自身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章程、议事规则等内部规定也是审核的重要依据,这些内部规定是单位根据自身的运营特点和管理需求制定的,旨在规范单位内部的各项活动,确保单位运营的有序性和高效性。
审核结果
(一)管理制度方面
1、发现的问题
- 在人事管理制度中,发现绩效考核制度部分指标不够明确,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主观随意性,影响员工的公平感。
- 财务管理制度中的预算调整流程不够严谨,缺乏详细的审批权限和调整条件规定,可能导致预算失控。
2、建议措施
- 对于绩效考核制度,应明确各项考核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同时建立申诉机制,以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
- 完善财务预算调整流程,明确不同金额范围的预算调整对应的审批层级,规定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进行预算调整,如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不可抗力因素等。
(二)合同方面
1、发现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在一份近期签订的采购合同中,发现对方的联系方式填写不完整,可能会影响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沟通效率。
- 部分合同的保密条款约定不够详细,没有明确保密信息的范围、保密期限以及违反保密义务的具体赔偿方式。
2、建议措施
- 补充采购合同中对方的完整联系方式,包括联系人姓名、电话、电子邮箱等。
- 细化合同保密条款,明确保密信息涵盖单位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客户信息等,保密期限为合同有效期及合同终止后若干年,同时规定违反保密义务的赔偿金额计算方法或赔偿范围。
(三)重大决策方面
1、发现的问题
- 在一项重大项目投资决策中,虽然经过了内部决策机构的审议批准,但市场调研数据的来源不够广泛,缺乏对潜在竞争对手的深入分析,可能影响投资决策的准确性。
- 某重大决策的会议纪要内容不够详细,没有完整记录各位参会人员的发言要点和不同意见,不利于决策的追溯和后续评估。
2、建议措施
- 在进行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前,应进一步拓宽市场调研的渠道,增加数据来源,对潜在竞争对手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包括其市场份额、竞争优势、发展战略等,为投资决策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 完善重大决策会议纪要的撰写规范,要求详细记录参会人员的发言要点、不同意见以及最终决策形成的过程,确保会议纪要能够真实反映决策过程。
通过本次内部合法合规性审核,发现单位在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和重大决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尚未对单位造成重大损失,但如不及时整改,可能会引发法律风险、管理风险等多方面风险,单位应高度重视审核结果,按照建议措施及时进行整改,以确保单位的各项活动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运行,保障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审核人:[审核人姓名]
审核日期:[具体日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