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社区门口查码登记核验流程规范:筑牢社区防疫安全防线》
目的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社区门口的查码登记核验工作对于有效防控疫情输入、保障居民健康安全至关重要,规范的流程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员聚集、确保信息准确,为社区防疫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人员配置与培训
1、人员配置
- 根据社区规模和出入口数量,合理安排查码登记核验工作人员,一般每个出入口至少配备2 - 3名工作人员,包括负责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的人员、进行信息登记的人员以及维持现场秩序的人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在人员安排上,要考虑轮班制度,确保工作的连续性,避免工作人员过度疲劳。
2、培训内容
- 健康码和行程码知识培训:工作人员要熟悉健康码和行程码的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例如绿色表示正常通行、黄色表示中风险地区人员需要居家隔离观察、红色表示高风险地区人员需要集中隔离观察等。
- 信息登记规范培训:培训工作人员如何准确记录居民的姓名、联系方式、居住楼号、出入时间等信息,强调字迹清晰、内容完整的重要性。
- 应急情况处理培训:如遇到居民健康码或行程码异常、居民不配合查验等情况,工作人员要知道如何妥善处理,包括引导异常人员到临时隔离点、安抚不配合人员情绪并耐心解释防疫政策等。
查码流程
1、健康码查验
- 居民到达社区门口时,工作人员应主动提示居民出示健康码,对于使用智能手机熟练的居民,可以要求其提前准备好健康码以便快速查验。
- 查验人员要仔细查看健康码颜色、有效期等信息,如果健康码显示异常,如过期或颜色异常,应立即停止居民进入社区,并按照应急流程处理。
2、行程码查验
- 在确认健康码正常后,查验人员接着查验行程码,重点查看居民近期是否有到过中高风险地区的行程记录,对于行程码带星号的居民,要进一步询问其是否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如有则按照相应防疫规定处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登记核验流程
1、基本信息登记
- 信息登记人员在查码无误后,开始进行居民信息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居民姓名、身份证号(可选择部分居民如外来访客登记)、联系电话、居住地址(具体到楼号单元号)、出入时间等。
- 对于外来访客,除上述信息外,还要登记来访事由、被访居民姓名及联系方式等信息。
2、特殊情况核验
- 如果居民是从外地返回社区,要核验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根据不同地区的防疫要求,确定是否需要居民进行居家隔离或再次核酸检测等措施。
- 对于快递员、外卖员等频繁出入社区的人员,要建立专门的登记档案,记录其所属公司、每日体温检测情况等信息。
现场秩序维护
1、人员引导
- 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要引导居民有序排队等候查码登记核验,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对于人流量较大的时段,要合理安排排队路线,避免人员拥挤。
2、设施设备管理
- 确保社区门口查码登记核验的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如扫码设备、体温检测设备等,如果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维修或更换,同时采取人工查验等临时措施,确保工作不中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管理与保密
1、数据管理
- 每日查码登记核验工作结束后,要对当天的登记信息进行整理和汇总,建立电子档案,方便查询和统计分析,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2、保密工作
- 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居民的个人信息,对登记信息的存储和使用要进行严格管理,防止信息泄露带来的安全风险。
监督与改进
1、监督机制
- 社区管理部门要建立监督小组,定期对社区门口查码登记核验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信息登记的准确性、现场秩序等方面。
2、改进措施
- 根据监督检查的结果,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如对工作人员进行再培训、优化工作流程、调整人员配置等,不断提高社区门口查码登记核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以上规范流程的实施,社区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门口查码登记核验工作,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有效抵御疫情的传播风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