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合格性考试物理知识点归纳》
运动的描述
1、质点
-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将物体视为质点,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看作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不能看作质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位移和路程
- 位移是矢量,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路程是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3、速度和加速度
-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v = \frac{\Delta x}{\Delta t}\),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frac{\Delta v}{\Delta t}\),加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Delta v\)的方向相同,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基本公式
- 速度公式:\(v = v_0+at\),(v_0\)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 位移公式:\(x=v_0t+\frac{1}{2}at^2\)。
- 速度 - 位移公式:\(v^2 - v_0^2 = 2ax\)。
2、自由落体运动
-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 特点:初速度\(v_0 = 0\),加速度\(a = g\)(\(g\approx9.8m/s^2\)),其运动规律满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如\(v = gt\),\(h=\frac{1}{2}gt^2\),\(v^2 = 2gh\)。
相互作用
1、重力
- 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 = mg\),方向竖直向下。
2、弹力
- 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胡克定律\(F = 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
3、摩擦力
- 静摩擦力:产生于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其大小与外力有关,范围是\(0\leq f_{静}\leq f_{max}\)(\(f_{max}\)为最大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 滑动摩擦力:\(f=\mu N\)(\(\mu\)为动摩擦因数,\(N\)为接触面间的正压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牛顿第二定律
- 表达式\(F = ma\),它表明力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当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F\)为合外力。
3、牛顿第三定律
-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条件
-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平抛运动
- 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x = v_0t\),竖直方向\(y=\frac{1}{2}gt^2\),合速度\(v=\sqrt{v_{0}^{2}+v_{y}^{2}}\)(\(v_{y}=gt\))。
圆周运动
1、线速度
- 定义:\(v=\frac{\Delta s}{\Delta t}\)(\(\Delta s\)为弧长),线速度是矢量,方向沿圆周的切线方向。
2、角速度
- 定义:\(\omega=\frac{\Delta\theta}{\Delta t}\)(\(\Delta\theta\)为圆心角),单位是\(rad/s\)。
3、向心力
- \(F = m\frac{v^{2}}{r}=m\omega^{2}r\),向心力是效果力,其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机械能守恒定律
1、功和功率
- 功\(W = Fs\cos\theta\)(\(F\)为力,\(s\)为位移,\(\theta\)为力与位移的夹角)。
- 功率\(P=\frac{W}{t}=Fv\cos\theta\)。
2、动能和动能定理
- 动能\(E_{k}=\frac{1}{2}mv^{2}\)。
- 动能定理\(W=\Delta E_{k}=E_{k2}-E_{k1}\)。
3、重力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 重力势能\(E_{p}=mgh\)(\(h\)为相对于参考平面的高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即\(E_{1}=E_{2}\)。
电场
1、电荷和库仑定律
- 电荷有正、负之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库仑定律\(F = k\frac{q_{1}q_{2}}{r^{2}}\)(\(k\)为静电力常量,\(q_1\)、\(q_2\)为两点电荷的电荷量,\(r\)为两点电荷间的距离)。
2、电场强度
- 定义:\(E=\frac{F}{q}\)(\(F\)为电场力,\(q\)为试探电荷的电荷量),电场强度是矢量,其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3、电场线
- 电场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电场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
恒定电流
1、电流和电阻
- 电流\(I=\frac{q}{t}\)(\(q\)为电荷量,\(t\)为时间)。
- 电阻\(R=\rho\frac{l}{a}\)(\(\rho\)为电阻率,\(l\)为导体长度,\(a\)为导体横截面积)。
2、欧姆定律
-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frac{U}{R}\)(\(U\)为导体两端的电压)。
-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frac{E}{R + r}\)(\(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
磁场
1、磁场和磁感线
- 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通电导线和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磁感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
2、安培力和洛伦兹力
- 安培力\(F = BIL\sin\theta\)(\(B\)为磁感应强度,\(I\)为电流强度,\(L\)为导线长度,\(\theta\)为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
- 洛伦兹力\(f = qvB\sin\theta\)(\(q\)为带电粒子的电荷量,\(v\)为带电粒子的速度,\(\theta\)为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洛伦兹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合格性考试物理涵盖的知识点较为基础,需要对这些知识点有清晰的理解并能熟练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在复习过程中,通过做一些典型例题和练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