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安全保护:开启全方位防护的指南》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各类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应用也面临着诸多安全威胁,如数据泄露、恶意软件入侵等,开启应用的安全保护成为了保障我们个人信息和设备安全的关键举措。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操作系统自带的安全功能
1、安卓系统
应用权限管理
- 对于安卓设备,进入手机“设置”中的“应用管理”或“应用权限”选项,可以看到每个已安装应用的权限列表,包括摄像头、麦克风、通讯录、存储等权限,一个拍照类应用需要摄像头权限是合理的,但如果一个普通的阅读应用请求摄像头权限就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用户可以根据应用的实际功能需求,逐一关闭不必要的权限。
安全与隐私设置
- 在安卓的设置中,有专门的安全与隐私板块。“查找我的设备”功能非常实用,开启后,如果设备丢失,可以通过该功能定位设备、锁定设备或者擦除设备上的数据,安卓系统还提供了对未知来源应用安装的限制,默认情况下,建议保持“禁止安装未知来源应用”的设置,只有在确认来源可靠,如安装官方应用市场之外的知名应用时,才临时允许安装。
2、iOS系统
App权限控制
- 在iPhone或iPad上,打开“设置”,点击每个应用,可以看到该应用所请求的权限,如位置、照片、蓝牙等,以位置权限为例,应用可能会请求“始终允许”“仅在使用期间允许”或者“永不允许”的权限,对于地图类应用,“仅在使用期间允许”位置权限既能满足其导航等功能需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隐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面容ID/触控ID与密码保护
- iOS设备可以设置面容ID或触控ID来解锁设备并授权应用内的购买等操作,这不仅方便快捷,而且为设备和应用安全增加了一道防线,设置一个复杂且独特的密码也很重要,密码应该包含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组合,并且避免使用容易被猜到的信息,如生日、电话号码等。
二、应用自身的安全设置
1、金融类应用
- 以银行应用为例,首次安装后,一般会要求用户设置登录密码或者手势密码,这个密码或手势密码是进入应用的第一道关卡,必须足够复杂且不能轻易被他人破解,有些银行应用还提供了指纹识别或面部识别登录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设备支持情况开启。
- 银行应用内部通常有安全中心之类的板块,在这里可以设置交易限额、查看登录设备记录等,用户可以将单笔转账限额设置为一个合理的数值,以防止在账户被盗用的情况下遭受过大的损失,定期查看登录设备记录,如果发现有陌生设备登录过,应及时更改密码并联系银行进行安全检查。
2、社交类应用
- 像微信、QQ等社交应用,隐私设置非常重要,在微信中,可以进入“设置 - 隐私”选项,对谁可以查看自己的朋友圈、是否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等进行设置,开启“账号与安全”中的相关保护功能,如绑定手机号码、设置微信密码等,对于QQ,也有类似的隐私和安全设置,如QQ空间的访问权限设置,以及设备锁功能,开启设备锁后,只有在信任的设备上才能登录QQ账号,防止账号在陌生设备上被登录盗用。
3、办公类应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例如微软的Office 365系列应用,企业版通常有严格的安全策略,对于个人用户而言,也可以通过设置账号密码、开启多因素认证来保障账号安全,多因素认证可以是在输入密码的基础上,再通过手机验证码或者使用微软验证器应用进行身份验证,这样,即使密码被泄露,攻击者也难以登录账号,因为还需要额外的验证因素。
三、使用第三方安全工具
1、杀毒软件
- 知名的杀毒软件如卡巴斯基、360安全卫士等,不仅可以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病毒查杀,还能对应用进行安全检测,当安装新应用时,杀毒软件会扫描应用是否存在恶意代码、是否存在隐私侵犯风险等,360安全卫士的应用检测功能会给出应用的安全评分,并提示用户可能存在的风险,如广告弹窗风险、权限滥用风险等,用户可以根据这些提示决定是否安装该应用或者对应用的权限进行调整。
2、加密工具
- 对于一些包含敏感信息的应用,如笔记应用中的重要商业机密或者个人隐私日记等,可以使用加密工具进行额外保护,AES加密算法的加密工具可以对应用内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这样,即使设备被他人获取,没有解密密钥,也无法查看应用内的数据。
开启应用安全保护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利用操作系统、应用自身以及第三方安全工具的功能,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以确保我们在享受应用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保障个人信息和设备的安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