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监控告警管理制度内容有哪些,监控告警管理制度内容

欧气 7 0

本文目录导读:

  1. 总则
  2. 监控告警体系架构
  3. 告警规则设定
  4. 告警通知
  5. 告警处理流程
  6. 告警数据管理
  7. 监控告警系统维护
  8. 培训与考核

《监控告警管理制度》

监控告警管理制度内容有哪些,监控告警管理制度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总则

1、目的

监控告警管理旨在确保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系统、网络、应用等各类异常情况,并通过有效的告警机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从而保障业务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涉及监控告警的信息系统、网络设备、服务器以及相关的业务应用。

监控告警体系架构

1、监控对象分类

系统资源监控:包括服务器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I/O、网络带宽等基础资源的监控,当服务器CPU使用率连续5分钟超过80%时,应触发告警。

网络设备监控:对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端口流量、链路状态、设备温度等进行监控,如网络设备的某个端口流量突然超过设定阈值的150%,需发出告警。

应用性能监控:针对公司内部的各类业务应用,如ERP系统、OA系统等,监控其响应时间、事务处理成功率、用户登录成功率等性能指标,一旦应用的响应时间超过正常范围的2倍,就要告警。

2、监控工具与技术

- 采用多种监控工具,如Zabbix用于系统和网络监控,New Relic或APM(应用性能管理)工具用于应用性能监控等,这些工具应具备数据采集、分析、告警触发等功能。

- 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对监控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以便更精准地预测潜在问题并提前告警,通过对历史监控数据的分析,建立CPU使用率的预测模型,当预测值即将超过阈值时提前告警。

告警规则设定

1、阈值设定原则

- 根据历史数据和业务需求设定合理的告警阈值,对于关键业务指标,阈值应相对保守,以确保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数,根据历史峰值数据并预留一定的余量(如20%)来设定阈值。

- 定期(如每季度)对阈值进行回顾和调整,以适应业务的发展和系统的变化。

2、告警级别划分

监控告警管理制度内容有哪些,监控告警管理制度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紧急告警(P1):严重影响业务正常运行,如服务器宕机、核心网络链路中断、关键业务应用无法访问等情况,此类告警要求相关人员在15分钟内响应。

重要告警(P2):对业务有较大影响,如服务器资源使用率过高(超过90%)持续一段时间、应用性能严重下降(响应时间超过正常范围3倍)等,相关人员需在30分钟内响应。

一般告警(P3):对业务有一定影响,但不会立即影响业务运行,如非关键服务器的磁盘空间不足(剩余空间小于10%)等,响应时间要求在1小时内。

提示性告警(P4):主要用于提供系统运行状态的信息,如设备正常的重启操作等,相关人员可在合适时间查看处理。

告警通知

1、通知方式

邮件通知:对于一般告警(P3)和提示性告警(P4),可通过邮件方式通知相关人员,邮件内容应包含告警的详细信息,如告警时间、告警对象、告警级别、告警描述等。

短信通知:紧急告警(P1)和重要告警(P2)采用短信通知方式,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及时收到告警信息,短信内容简洁明了,突出关键信息,如“[服务器名称]CPU使用率达到95%,紧急告警,请立即处理”。

即时通讯工具通知:如钉钉、企业微信等,可作为辅助通知方式,方便团队内部沟通告警相关情况。

2、通知对象

- 根据告警级别和涉及的业务范围确定通知对象,紧急告警(P1)通知到运维负责人、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以及技术专家团队;重要告警(P2)通知到运维人员、对应的业务接口人;一般告警(P3)通知到负责相关资源或应用的运维人员;提示性告警(P4)通知到相关的系统管理员。

告警处理流程

1、告警接收与确认

- 相关人员收到告警通知后,应及时登录监控系统确认告警的真实性和详细情况,如果是误告警,应在监控系统中标记为误报,并查找误报原因,如监控工具的配置错误、数据采集异常等。

2、问题分析与定位

- 对于真实的告警,运维人员或技术人员应根据告警信息和相关的监控数据进行问题分析和定位,当收到服务器内存使用率过高的告警时,通过查看内存使用进程、系统日志等信息确定是哪个应用或服务导致的内存占用过大。

3、问题解决与反馈

监控告警管理制度内容有哪些,监控告警管理制度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确定问题原因后,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如优化应用配置、增加服务器资源等,问题解决后,在监控系统中记录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并反馈给相关的业务部门(如果涉及业务影响)。

告警数据管理

1、数据存储

- 监控告警数据应长期存储,存储周期根据公司的合规要求和业务需求确定,一般至少存储1年,数据存储采用安全可靠的存储设备,如企业级磁盘阵列或云存储服务。

2、数据分析与报告

- 定期(每月)对告警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告警的数量、类型、分布等情况,形成告警分析报告,通过分析告警数据发现系统、网络、应用中的潜在问题和趋势,为优化监控策略、改进系统架构等提供依据。

监控告警系统维护

1、系统升级与优化

- 定期对监控告警系统进行升级,以获取新的功能、修复已知的漏洞,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监控系统的配置进行优化,如调整数据采集频率、优化告警规则等。

2、故障处理

- 当监控告警系统本身出现故障时,如数据采集中断、告警通知失败等,应及时启动应急处理流程,运维人员应尽快恢复系统正常运行,并对故障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措施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培训与考核

1、培训计划

- 制定针对监控告警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计划,包括监控工具的使用、告警规则设定、问题处理流程等内容的培训,新员工入职时应接受监控告警管理的基础培训,老员工应定期参加进阶培训。

2、考核机制

- 建立考核机制,对相关人员在告警接收、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以提高相关人员对监控告警管理的重视程度和工作效率。

标签: #监控 #告警 #管理 #制度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