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吞吐量:概念解析及其与人次的复杂关系》
一、旅客吞吐量的概念
旅客吞吐量是衡量机场、港口等交通枢纽运营规模和繁忙程度的一个关键指标,对于机场而言,旅客吞吐量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机场进出港旅客的总数量,这里的旅客包括乘坐国内航班和国际航班的所有人员。
在计算机场旅客吞吐量时,要考虑到机场内所有航线的旅客流动情况,每一位乘坐飞机抵达机场的旅客被计为一次进港旅客,而每一位从该机场乘坐飞机出发的旅客被计为一次出港旅客,进港旅客数量与出港旅客数量之和即为该机场的旅客吞吐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对于港口来说,旅客吞吐量则是在特定时间段内,通过水路运输进出港口的旅客总数,这其中涵盖了乘坐客轮、渡轮等各类船舶的旅客,同样包括进港旅客数量和出港旅客数量的总和。
二、旅客吞吐量与人次的关系
(一)基本联系
旅客吞吐量和人次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本质上讲,旅客吞吐量就是以人次为基本计算单位的,人次这个概念强调的是人员的出行次数,一个旅客从A机场出发到B机场,然后再从B机场返回A机场,这就产生了2个人次的旅客流动,而这2个人次都会被计入A机场和B机场的旅客吞吐量统计之中。
(二)复杂的转换情况
1、中转旅客
在航空运输中,中转旅客的情况会使旅客吞吐量和人次之间的关系变得较为复杂,中转旅客是指在到达一个机场后,不离开机场隔离区,直接换乘另一架航班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的旅客,对于中转旅客,他们在中转机场会被计算两次人次,一次是作为进港旅客,另一次是作为出港旅客,这就意味着一个中转旅客会对中转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贡献2个人次。
一名旅客从上海出发经香港中转前往悉尼,在香港机场,他被计为进港1人次,然后又被计为出港1人次,总共为香港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贡献了2人次,从旅客个体的角度来看,他只是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旅行行程。
2、多段行程旅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有些旅客可能会有多段行程,如从A城市到B城市,再从B城市到C城市,最后又从C城市返回A城市,这样的旅客在整个行程中的每一次出发和到达都会被分别计入相应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计算人次之中,假设每段行程都涉及不同的机场,那么这个旅客的出行将会为多个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贡献多个人次。
3、重复计算的避免
虽然旅客吞吐量以人次为计算单位,但在统计过程中也需要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在一些大型交通枢纽城市,可能存在多个机场或者多个港口,如果不进行准确的统计区分,可能会出现旅客被多次计入旅客吞吐量的情况,一个城市有两个机场A和B,旅客从A机场出发到外地后又返回B机场,如果没有合理的统计协调机制,可能会错误地将该旅客重复计算在城市的旅客吞吐量中。
三、旅客吞吐量指标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一)意义
1、反映交通枢纽的重要性
旅客吞吐量的大小直接反映了一个机场或港口在交通运输网络中的重要性,旅客吞吐量高的机场或港口往往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着众多的国内外航线或航线网络,是人员流动和物资运输的关键节点。
2、经济发展的指示标
它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标,高旅客吞吐量意味着该地区与外界有着广泛的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旅游城市的机场旅客吞吐量往往在旅游旺季会大幅增加,这反映了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影响因素
1、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的机场或港口更容易吸引旅客,比如位于国际航线交汇处的机场,会有更多的国际旅客中转,从而提高旅客吞吐量。
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达地区通常商务活动频繁,人们的出行需求也更高,经济发达地区也更容易吸引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投资,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客吞吐量的增长。
3、交通设施完善程度
机场或港口周边交通设施的完善程度对旅客吞吐量有很大影响,便捷的地面交通网络可以方便旅客进出,吸引更多的旅客选择该交通枢纽。
旅客吞吐量与人次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复杂的关系,准确理解和统计旅客吞吐量对于交通枢纽的规划、运营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