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超融合架构图,超融合架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欧气 5 0

本文目录导读:

  1. 超融合架构基本概念
  2. 超融合架构的工作原理

《超融合架构:原理、概念与深度解析》

超融合架构图,超融合架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超融合架构基本概念

超融合架构(Hyper -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HCI)是一种将计算、存储、网络等多种数据中心功能整合到单一系统中的新型架构,与传统的架构相比,它打破了计算、存储和网络设备之间的物理边界,实现了资源的高度集成和统一管理。

(一)核心组件

1、计算资源

- 在超融合架构中,计算资源通常由服务器中的CPU和内存构成,这些服务器采用通用的x86架构,能够运行各种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企业可以在超融合集群中的服务器上部署虚拟机,每个虚拟机都可以分配到一定的CPU核心数和内存容量,以满足不同应用的性能需求。

- 多台服务器组成集群,共同提供计算能力,集群中的服务器之间通过高速网络连接,实现负载均衡和容错功能,如果某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其他服务器可以接管其工作负载,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2、存储资源

- 超融合架构摒弃了传统的集中式存储设备,而是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每个服务器节点都配备本地磁盘,这些磁盘通过软件定义的存储(Software - Defined Storage,SDS)技术组合成一个统一的存储池。

- 分布式存储系统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通过数据冗余技术(如副本或纠删码)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采用三副本策略时,数据会在三个不同的节点上各保存一份,即使其中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数据仍然可以从其他两个副本中恢复。

3、网络资源

- 超融合架构中的网络负责连接各个服务器节点,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它不仅要满足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之间的内部通信需求,还要为外部用户访问超融合系统中的应用提供网络连接。

- 网络功能包括但不限于虚拟局域网(VLAN)划分、网络流量管理、网络安全防护等,随着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 Defined Networking,SDN)技术的发展,超融合架构中的网络管理更加灵活和智能化,可以根据应用的需求动态调整网络配置。

(二)软件层的关键角色

1、虚拟化管理软件

- 超融合架构中的虚拟化管理软件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控制组件,它负责创建、管理和调度虚拟机,将计算资源分配给各个虚拟机,VMware的vSphere和开源的KVM等都是常见的虚拟化管理软件。

超融合架构图,超融合架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虚拟化管理软件还提供了诸如虚拟机迁移、资源动态调整等功能,当某个服务器节点的负载过高时,它可以将部分虚拟机迁移到负载较低的节点上,实现资源的均衡利用。

2、分布式存储管理软件

- 该软件负责管理分布式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存储和访问,它要处理数据的分布策略、数据的读写操作以及数据的一致性维护等问题。

- 在数据写入时,分布式存储管理软件要根据设定的冗余策略将数据分布到多个节点上,在数据读取时,它要协调各个节点的数据传输,以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速度。

超融合架构的工作原理

(一)数据存储与读写过程

1、数据存储

- 当有数据需要存储时,分布式存储管理软件首先根据数据的属性(如文件类型、大小等)和系统的存储策略(如按照数据块分布或按照文件分布)确定数据的存储位置,如果采用数据块分布策略,数据会被切割成固定大小的数据块。

- 根据设定的冗余策略(如副本或纠删码),将这些数据块存储到多个不同的节点上,在三副本策略下,每个数据块会被同时存储到三个不同的节点的本地磁盘中,这样做的好处是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即使某个节点的磁盘出现故障,数据仍然可以从其他副本所在的节点恢复。

2、数据读写

- 在数据读取时,客户端向超融合系统发送读请求,分布式存储管理软件接收到请求后,根据元数据信息确定数据块所在的节点位置,它会协调这些节点同时将数据块传输给客户端,通过并行传输提高数据读取的速度。

- 对于数据写入操作,客户端将数据发送给分布式存储管理软件,软件首先确定要写入的数据块的存储位置,然后将数据同时写入到多个副本所在的节点,在写入过程中,要确保所有副本都成功写入,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如果某个副本写入失败,系统会进行重试或者进行数据修复操作。

(二)计算资源的分配与调度

1、虚拟机创建

- 当用户需要创建一个虚拟机时,虚拟化管理软件首先根据用户指定的配置参数(如CPU核心数、内存大小、磁盘容量等)在集群中选择合适的服务器节点,它会综合考虑各个节点的资源利用率,选择资源较为充裕的节点来创建虚拟机。

超融合架构图,超融合架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虚拟化管理软件为虚拟机分配相应的计算资源,包括CPU时间片、内存空间等,并在所选节点的本地磁盘或分布式存储池中为虚拟机分配磁盘空间。

2、资源动态调整

- 在虚拟机运行过程中,虚拟化管理软件会实时监控各个虚拟机的资源使用情况以及服务器节点的整体资源利用率,如果某个虚拟机的负载增加,需要更多的资源,而所在节点的资源已经接近饱和,管理软件会考虑将该虚拟机迁移到其他资源充裕的节点上。

- 当集群中有新的服务器节点加入或者有节点退出时,管理软件会重新调整资源的分配策略,以确保整个集群的资源得到最优的利用。

(三)网络通信机制

1、内部网络通信

- 在超融合架构的内部,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之间需要进行频繁的通信,虚拟机在读写存储数据时,需要通过网络与存储节点进行数据交互,内部网络采用高速的以太网或者InfiniBand等网络技术,以满足大数据量传输的需求。

- 为了提高通信效率,内部网络采用优化的协议和数据传输方式,采用远程直接内存访问(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RDMA)技术,可以减少数据在内存和网络之间的拷贝次数,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2、外部网络通信

- 超融合系统需要为外部用户提供访问内部应用的网络接口,外部网络通信要考虑网络安全、网络带宽等问题,通过设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措施,保护超融合系统内部的资源和应用免受外部攻击。

- 在网络带宽方面,根据应用的需求,可以采用链路聚合等技术来增加网络带宽,以满足大量外部用户并发访问的需求。

超融合架构以其简洁、高效、灵活的特点,正在逐渐改变数据中心的构建和管理模式,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持。

标签: #超融合 #架构图 #基本概念 #工作原理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