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的计算:详细过程与实际意义》
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的基本概念
资源综合利用比例是衡量一个地区、企业或项目在资源利用方面效率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在整个资源利用过程中,综合利用部分(即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资源、多次循环利用资源等情况)占总资源量的比重。
计算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的一般公式
1、简单公式形式
- 资源综合利用比例 =(综合利用资源量÷总资源量)×100%。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总投入资源量为1000吨(这里的资源可以是原材料、能源等),其中通过回收再利用废弃物转化为可再次使用的资源量为300吨,按照公式计算,该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比例 =(300÷1000)×100% = 30%。
2、考虑多种资源类型的复合公式
- 在实际情况中,企业或地区往往涉及多种资源的利用,假设某地区有A、B、C三种主要资源,其总资源量分别为Qa、Qb、Qc,对应的综合利用资源量分别为qa、qb、qc。
- 首先计算每种资源的综合利用比例:
- 资源A的综合利用比例Pa=(qa÷Qa)×100%
- 资源B的综合利用比例Pb=(qb÷Qb)×100%
- 资源C的综合利用比例Pc=(qc÷Qc)×100%
- 然后计算总体资源综合利用比例,可以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如果A、B、C三种资源在该地区的重要性权重分别为wa、wb、wc(wa + wb+wc = 1),则总体资源综合利用比例P = Pa×wa+Pb×wb+Pc×wc。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确定总资源量的方法
1、直接统计法
- 对于企业来说,总资源量可以通过生产记录中的原材料采购量、能源购入量等直接相加得到,一家制造企业,其原材料包括钢材、塑料和玻璃,在一个生产周期内,钢材采购量为500吨,塑料采购量为200吨,玻璃采购量为100吨,那么总原材料资源量就是500 + 200+100 = 800吨,能源方面,购入电力10万千瓦时,天然气5万立方米等,需要将能源按照一定的换算标准(如将天然气换算成能量单位后)与原材料资源量相加,得到完整的总资源量。
2、投入 - 产出平衡法
- 在一些复杂的生产系统中,可能存在资源的损耗、库存变化等情况,此时可以根据投入 - 产出平衡原理来确定总资源量,总资源量 = 初始库存资源量+期间购入资源量 - 期末库存资源量,某企业年初有原材料库存100吨,当年购入800吨,年末库存50吨,那么总资源量 = 100+800 - 50 = 850吨。
确定综合利用资源量的途径
1、废弃物回收再利用量的统计
-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弃物,如废水、废气、废渣等,对于能够回收再利用的部分,需要准确统计,某化工企业产生的废渣中,有一部分经过处理后可以重新作为原材料投入生产,通过对废渣回收处理流程的监控和计量,可以确定这部分重新利用的废渣量,假设该企业废渣产生量为200吨,其中回收再利用的废渣量为50吨,这50吨就是废弃物回收再利用部分的综合利用资源量。
2、资源的循环利用量
- 以水资源为例,在一些工业园区,企业之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上游企业排出的中水经过处理后供给下游企业使用,通过对中水供应和使用量的计量,可以确定这部分循环利用的水资源量,如果某园区有企业A排出的中水经过处理后供给企业B使用,中水供应量为1000立方米,这1000立方米就是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综合利用资源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资源综合利用比例计算的实际意义
1、对企业的意义
- 反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高的资源综合利用比例意味着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回收再利用废弃物,企业可以减少原材料的采购量,从而节省采购成本,资源综合利用也有助于企业满足环保要求,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2、对地区和国家的意义
- 从宏观层面看,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的提高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对原生资源的依赖,对于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或国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比例可以保障资源供应的稳定性,这也有助于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进。
资源综合利用比例的计算虽然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准确确定总资源量和综合利用资源量,而这一比例对于企业、地区乃至国家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评论列表